技术管理

企业技术发展与管理创新思考


技术中心主任 郭文虎
2018-09-04

一、前言

    “十五”期间,集团公司进入了建厂以来最快的发展阶段,60万吨棒材生产线、200平米烧结机、1080高炉、80吨氧气顶吹转炉的相继建成投产,使钢、铁、材生产能力在五年内实现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矿渣水泥生产线的建成、机械制造领域的介入,增加了集团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纵观几年来的发展历程,期间有我们值得总结的好的经验,也有值得我们深思和汲取的教训。具体表现在虽然集团公司的工艺装备水平得到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得到不断增强,但所承受的市场压力却越来越大。客观上,这一阶段也是中国钢铁企业发展最快的时期。纵向比较,我们达到200万吨以上的生产规模,取得了快速发展的好成绩。但横向比较,我们的发展速度和全国平均水平还有距离,其他冶金企业近几年的发展使我们快速发展的效能并未显现出来。主观上,我们的产品是“大路货”、我们的工艺技术是“大路货”,变革少、创新少、进步小,使得我们现在已不能和原来相当的国有企业相比,其竞争对手已变为一般的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利用和我们相同的产品和低廉的价格一步步瓜分我们的市场,他们利用灵活的用人机制和灵活的工资制度一步步蚕食我们的技术队伍,企业的竞争能力正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如何借改制的东风,使长钢健康高效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既要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更为重要的是要制定在短时期内适度规避同中小企业恶性竞争的具体措施和办法,为此,我们应从企业创新工作入手,解决企业发展中的源动力问题即技术创新问题。

一、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建设的思路

    要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就要选择和确定企业技术管理的最佳模式,对集团公司而言,只有有效地整合现有技术资源,才能使企业创新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综合分析集团公司技术工作现状,最大的感受就是技术系统未形成合力,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创新能量,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有效地整合现有技术资源,创新技术工作管理机制。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业务流程再造将是可选的有效的方法之一。2002年,公司进行了业务流程再造,使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得到有序配置,使公司经营活动更加精干和有效。技术系统再进行一次彻底的业务流程再造将是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技术系统业务流程再造的核心内容就是技术系统的集中管理。

    技术系统集中管理能够有效解决技术路线的不连续性和工序之间的不协调性。分析现行技术管理体系,二级单位技术系统承担着工艺技术路线设计与控制的重要职能,但从实际运行情况看,系统间各自为政的现象较为明显,不能利用系统工程考虑工序间潜能的发挥,有时为了局部的利益,损害全局的利益。技术系统的集中管理有利于企业工序间技术互通有无、各专业间互相补偿。

    技术系统集中管理有利于培养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形成以技术引领全局的创新模式。

    技术系统集中管理有利于规范生产过程活动,实现过程作业标准化、规范化。技术路线确定以后,生产管理就是不折不扣的执行过程。程序化的工艺操作过程,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人为因素带来的影响,对降低生产过程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带来非常清晰的技术路线指引。

    技术系统集中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决断能力。从技术适应市场需要的角度分析,集团公司在执行技术路线和方向方面存在许多人为的因素,许多技术路线不单是可行与不可行的问题,而是做与不做的问题,许多可行的技术路线因为人为的原因而变得非常难以执行,这样做的结果,短期看或许对集团公司的生产经营和技术进步不致造成大的影响,但长期这样下去,企业的技术的进步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二、技术创新的方法与思路

    一般地讲,钢铁企业的技术创新包含了原始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原始创新是指企业核心技术的开发与创新,它必须有一个技术积累、知识积累和条件积累的过程。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就是充分利用同行业已有的技术成果,最大限度地降低研究开发成本,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追赶。综合分析集团公司现状,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应该是更贴近企业实际的一种创新模式,是集团公司当前条件下技术创新的必由之路。

    集团公司技术创新可用四句话加以概括,即制定一个战略,搭建一个平台,建立一个体系,践行一种模式,下面分别加以论述。

    制定一个战略,要求技术创新工作围绕一个主线去做,具体为:今后若干年的技术创新工作应紧紧围绕集团公司制定的“十一五”发展规划,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加大产品结构的调整力度,在任何时候都将产品开发放在突出位置。在加强产品开发的同时,积极引进在国内外已经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条件具备时进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的研究与开发,探索适合于自主创新的制度建设和机制建设。通过若干年的努力,长钢不但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而且自主创新的能力将大大增强,成为一个集技术、服务、产品输出于一身的、竞争力强的企业。

    搭建一个平台。一方面是为技术研究活动过程创造人力、物力、资金上的条件,另一方面是鼓励和培养技术研究创新的积极性。技术创新是一个引导的过程,引导的目的就是要使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从简单的重复劳动中走出来,寻求更高效、便捷的工作途径,目前公司已计划拿出1000万元资金,支持和鼓励技术研究项目的进行,就是一个很好的引导过程,通过创造技术研究创新的手段,营造公司技术创新的工作氛围。从本次征集的课题看,确实属于自主研究的项目课题比较少,绝大多数均是引进技术和技术成果应用,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目前集团公司工程技术人员的创新意识还是有许多局限性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要鼓励大家走出去,长期的“闭门造车”式的技术创新工作,很大程度上阻碍着集团公司的技术进步,尤其是当前钢铁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只有思路、方法上的创新,才可能促进技术创新能力的最大提高。

    建立一个体系,就是围绕技术创新研究课题,建立高效的管理体系。在技术创新课题管理上,实行课题负责人负责制。课题负责人在人、财、物的使用分配上享有充分的自主权。通过课题负责人领衔和课题牵引,对众多资源和人员进行集约和整合,搞好跨工序、跨学科(专业)、跨单位的课题研究和项目推进,发挥整体优势。在科研课题实施上,实行科研课题组长制,以课题为中心,配置有限的研究资源,明确课题负责人的产生和课题组形成的方式,规范课题组长在人员、经费、实验室、试验设备使用上的职责和权限,以不断提高科研课题的质量和研究开发水平。

    践行一种模式,就是技术创新工作要以项目研究为载体,通过项目研究与实施提升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与水平。在课题选题及立项上,按照“需要性、科学性、创造性和可行性”要求,科学确立研究开发项目。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把研究开发的主攻方向定为能解决公司生产经营发展和管理中的关键技术或提升单位整体技术水平,重点支持对改善公司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关联度大、创新性强的工艺技术研究以及市场前景好、市场竞争力强的新产品开发项目。

三、实施多元化品种发展战略,树立集团公司品牌形象

    多元化品种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公司的主导产品系列化和适当多样化。目前集团公司主导产品大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HRB335为主的热轧带肋钢筋系列产品,一类是以碳素结构钢为主的热轧圆钢系列产品,产品相对单调是集团公司应对市场变化能力较弱的主要矛盾,在市场条件发生变化时,我们的应对措施捉襟见肘,要渡过难关往往只能被动的依耐市场条件的好转,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市场变化的影响非常明显。

    综合分析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及未来几年内国家钢材需求的动向,基础建设用材产品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这些建筑用钢材产品的市场需求存在逐年下降的可能。而机械制造业有可能受到国家政策一定程度的支持和鼓励,所以机械制造用钢系列产品必须是我们近期应加以重点研究和开发的。具体到钢种就是优质碳素结构钢和普通碳素结构钢系列热轧圆钢。发展多品种系列产品,目前集团公司无论从装备水平还是技术能力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开发以45优质碳素结构钢为主的系列产品、矿用钢系列产品和其他机加工用优质钢系列产品将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多元化产品战略发展的目标是:主导产品由五个系列产品构成:即热轧带肋钢筋系列产品、机械制造用普碳钢热轧圆钢系列产品、优质碳素热轧圆钢系列产品、矿用结构钢系列产品、H型钢系列产品。

    当然,多元化品种发展战略的实现,需要公司各个系统的全面支持,比如生产过程组织管理、营销、市场开发、市场需求节奏探索、工艺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等方面诸多因素都对多元化品种发展战略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按照市场规律去研究与开发。

    多元化品种发展战略是集团公司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但做精做强品牌才是集团公司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因此,其工艺技术完善必须紧紧围绕集团公司产品规划目标做好技术储备、人才的储备等。

    以H型钢为主导产品的结构钢系列是我们“十一五”期间的最高目标,多年来,我们的产品结构没有大的调整,只是小范围的开发一些类同的产品,对钢铁产品的研究不仅仅表现在装备水平的欠缺上,而且更为主要的还表现在产品的附加值低下,因而也导致了集团公司研究人员无所作为。集团公司产品规划定位为建设以H型钢为主的结构钢生产基地,为集团公司研究人员提供了平台,这也是摆脱目前困境、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十分重要的战略步骤。

四、近期内技术工作的基本思考

    企业的经营目标是要赢利,因而企业经营管理过程的一切活动必须围绕创效的原则来进行,技术路线的设计、运行必须围绕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为出发点。尤其是近期内,公司生产经营活动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降本增效成为近一段时期内生产经营口活动的主旋律,技术路线设计作为引领全局的关键环节,需要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以最经济的技术路线引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

    技术路线的设计,直接关系着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与否,从事技术研究和设计的人员,需要不断地走出去,从多渠道,以多种形式获得创新灵感,决不能闭门造车。需要借鉴兄弟企业适用、有效的工艺技术控制模式,最大限度地降低集团公司生产系统成本,寻求能实现降本增效目标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或是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技术路线的设计和执行必须树立相对的权威性,所以工艺生产过程必须围绕确定的工艺技术路线来进行,任何工序间不能因为一味地强调客观来干扰技术路线的执行力度。

2.坚守质量控制底线,降低质量控制成本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提高产品质量要通过严格的工艺制度、严肃的操作纪律、标准的操作规范等多种途径实现,但是,质量控制也必须考虑为企业经济效益服务的职能,尤其是表现在过程质量控制方面,应该以满足工艺为基本原则,适当规避因片面追求指标的提高而带来人力、材力、物力的浪费

    质量成本控制必须树立“大成本”的观念,工序间以公司全盘统筹考虑,成本的投入必须和企业的经济回报相结合,完善控制体系,不追求局部的质量过剩,而是考虑系统效益的提高

    控制质量成本,必须建立在科学、适用、有效的基础上,深化、细化质量控制管理过程,根据满足最终产品质量基本需求,分解、落实质量控制过程。比如炼钢过程中的合金消耗,设备利用回收等等。

    3.大力开展技术攻关、技术创新活动,通过攻关活动的开展解决和消除困扰质量控制、成本较高等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难题,实现降本增效目标,提高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水平,锻炼一支高效的技术队伍。

    技术攻关活动是企业实现降本增效最为快捷的手段,但是开展技术攻关活动必须杜绝形式化,要实实在在地解决存在的技术难题,要不断地完善技术攻关活动的管理过程,使之成为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技术攻关活动不太适宜有很强的计划性,攻关项目的确定与选择应结合生产活动过程来展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计划性的攻关项目组织方式,往往会使攻关项目流于形式,失去攻关的真正内涵。

    4.推行标准化操作管理模式。标准化作业是解决工序生产波动,出现问题便于及时查找的有效手段,因此,我们应将工艺技术操作过程纳入标准化管理范畴。

     5.适当地加大科研试验基础设施的投入,是减少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损失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必要的基础试验设施是企业生产的眼睛,没有了眼睛,我们只能摸瞎过河,带来的直接后果将是最大的损失和浪费,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没有正确、快捷、有效的解决途径,只能通过工业性的试验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其间的成本流失与浪费,可能是投入比例的几倍甚至是几十倍。

    有效的工业试验装备的建立,有助于我们在工艺技术路线设置、生产组织操作中少走弯路,能寻找捷径,最大限度地减少成本损失。

五、结束语

    企业的技术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集团公司所有员工共同努力来完成,企业技术工作的高效运行,将是企业腾飞的基础所在,我们在强化管理的同时,要适度地加大科研开发人员的开发力度,用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为技术人员创造施展才华的平台,让技术创新成为企业做强做大的坚强后盾。


                   二OO六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