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经营生产新成效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系列报道(三)| 以绿色化绘就高质量发展底色

2025-07-24

盛夏钢城,满眼翠绿。在“双碳”目标指引下,公司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聚焦国家“双碳”战略,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引擎,全力锻造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被评为长流程钢铁环保绩效A级企业,在向“新”而行的赛道上,走出了一条“含金量”与“含绿量”同步提升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绿色是生命的底色,低碳是未来的选择。公司提出绿色低碳是企业的生存红线,这条红线守好了,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公司从源头出发,打出了超低排放改造、资源能源循环利用、夯实环保管理基础等系列“组合拳”,全面推进节能减排、降耗增效,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先进工艺技术节能降耗增效的应用,生产过程中固体废物循环利用,促进了绿色生产运行体系的形成,实现了工艺减排、降耗、提质的目标。《高效、绿色化小方坯直轧工艺系统集成与应用》获评“2024年钢铁行业绿色好技术荣誉”。

强化技术创新引领作用,逐步建立起“产、销、研、学、用”一体化新产品研发平台体系,初步构建起以建筑材为主导、加工材为支撑的产品体系,产品结构战略转型初见成效。

认真落实首钢集团构建“极低成本、极致效率、极致能耗、极优配置”的生产运行系统要求,公司制定了《首钢长钢公司2025年能耗“双控”、降本增效工作方案》,对能耗“双控”降本增效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围绕既定目标,公司细化落实,重点指标通过开展煤焦降耗专项攻关,从工艺过程降低固体燃料消耗,实现节能降本;优化系统运行方式挖潜增效,主要通过持续优化运行方式,实现能源系统的经济高效运行,进一步挖掘系统降本潜力;技术进步及节能项目专项工作方面,通过推进并实施节能技改项目,以节能新工艺、新技术为支撑,进一步拓展节能降本途径。

在公司,钢铁生产的副产品不再是负担,而是新资源——余热供暖:冲渣水余热供暖30万平方米,年节约1.5万吨标煤;废水回用:通过分级处理,工业废水全部回用。

瞄准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公司充分利用公司专用铁路线资源,大力推进“公转铁”,进一步提高企业综合运输效率和清洁运输水平;选购新能源电动重卡和非道路移动机械代替传统燃料汽车进行厂内物料短途驳接、倒运、搬运。

此外,依托“管理创新 技术创新”,公司大力提升在线监测能力,环保专业每天对所有在线监控系统上传数据进行监督审核,环保设备与主体设备100%同步运行,数采仪更换为新型动态管控仪,在线监测点排放数据稳定有效,为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

坚决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持续提升环保绩效、能效水平和降低碳排放强度。2023年通过中冶检测绿色产品监督审核,热轧带肋钢筋、热轧光圆钢筋、热轧H型钢产品的“绿色产品认证证书”成功换证。公司荣获“环境社会责任企业”“钢铁绿色发展标杆企业”等多项殊荣……

“公司连续几年在厂区举办健步走活动,让职工亲眼见证企业的传承、发展、希望和未来,感受厂区绿色转型新变化,感受长钢高质量发展新面貌,进一步坚定大家担当作为的信心决心。”职工们说到。绿色制造、绿色质造,已成为推动红色长钢绿色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绿色是底线,而高质量发展是永恒的追求。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公司将以技术创新为笔,以绿色为底色,“炼”就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用行动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