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领两融合·做表率当先锋| 焦化厂:双轮驱动,绿色生产激活新动能

2025-05-23

4月份,焦炉耗热量指标创年度最优水平,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工序能耗同比下降10.44%,各项能耗指标均刷新历史纪录。这是焦化厂不断深化“一引领两融合”工作要求,创新工作思路,强化技术创新,双轮驱动,双向发力,深耕精细化管理,持续推进工艺优化,助力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创新求变。在1300℃的焦炉前,焦化厂调火班组将空气过剩系数从行业普遍的标准进一步精准压缩,误差控制在“毫米级”区间;红焦余热和上升管余热被激发出万吨标准煤的能量。强烈的反差,折射出焦化厂职工以智慧创新驱动技术创新,推动能源利用高效化的新变化。

调火班组长郭鹏飞说:“我们以‘九温五压’工艺管控为抓手,建立动态调控机制。通过每周对焦炉直行温度、火落时间、煤气热值等关键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实时调整加热煤气流量,确保燃烧效率最优化,以微调赢得节能降耗的新变化。”

该厂将空气过剩系数精确控制在一定区间,有效避免能源浪费。此外,该厂强化入炉煤水分监测,通过稳定煤料粒度与堆密度,减少因原料波动导致的能耗损失。炼焦作业区每天紧密跟踪200余项工艺数据,将每一项工作都做到极致,用“毫米级”调整换来能耗“吨级”下降的显著变化。

在6米高的焦炉顶,新建的上升管余热回收系统正上演“毫米级博弈”。130多个传感器编织成神经网络,实时捕捉炉温、煤气热值等数据,炼焦中控加热自控系统以毫秒级速度动态调整煤气流量。“过去靠老师傅‘望火色、听气流’,现在系统预判温度波动比人工快30倍,误差从±5℃缩小到±1℃。”炼焦工艺技术员小刘感慨地说。中控电脑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曲线,取代了传承数十年的经验口诀。4月份,该厂通过优化出炉节奏,日均干熄炉数、干熄率等指标连续保持好水平。该厂利用监测系统实时预警温度偏差,一改过去依赖人工的经验调节,实现靠数据精准决策。随着气温回升,该厂依据温度指标及时成功停运某中间工序,通过中压蒸汽替代传统加热模式,仅此一项月均节约煤气消耗2.3万立方米。另外余热蒸汽回收量、发电量等多项工作进步明显。

该厂坚持节能降耗与环保管控同步推进,认真落实公司能耗“双控”、降本增效工作要求,通过技术升级实现工作提升。持续深化TPM管理,大力开展11项设备提升计划,全月消除跑冒滴漏隐患多处。脱硫脱硝班组针对性开展了“降低氨水消耗”和“降低除尘布袋消耗”攻关。针对脱硫脱硝系统,采用“分段调控”策略,为降低氨水消耗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进一步夯实环保管控基础。

在此基础上,该厂将开展煤饼堆密度检测技术攻关,填补工艺控制盲区。同时推进焦炉烟气脱硫提标改造,持续提升超低排放管控能力,持续以技术创新破解能耗瓶颈,为公司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