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风采| 用匠心筑牢质量“大堤”——记首钢劳动模范、轧钢厂工艺技术科科长詹卫金

2025-05-09

每天一大早,轧钢厂工艺技术科科长詹卫金就会早早穿戴好劳保,走进轧钢生产现场,手拿游标卡尺在库区对轧制成品料型尺寸和包装质量进行检查,对断带包装成品钢材通知当班带班长立即吊入现场重新打包入库。紧接着,又到轧机生产现场对轧件的料型尺寸和温度控制进行检查……这些日复一日、看似平常繁琐的工作,对詹卫金来说早已习以为常,而他也始终用自己的执着在火热的轧钢生产现场,默默地守护着轧钢质量“大堤”。

翻开詹卫金的工作笔记本,密密麻麻的笔记本上写着他一天工作的日志,库区包装质量检查和轧机料型尺寸抽查情况、各产线工艺运行状况以及新产品开发分析等,每天工作任务“清单”总会逐一记录,这些密密麻麻的字迹凝结着詹卫金对工作的敬业和奉献。“质量是关键,我们工艺技术员必须尽心尽责地把好每一道关口。”言行的高度统一也潜移默化地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以技术创新引领轧钢产品质量提升是詹卫金抓产品质量的一个突破口。工作中,他敢于向优化轧钢工艺“开刀”,在南北高线实施全程夹送、减小穿水导卫内径,替换新穿水水箱工艺优化,使高线Φ8mm盘螺吐丝温度降低至40℃,在棒材生产线多线切分入精轧穿水器圆孔改扁孔、分段冷却,使轧件中部和边部温差由超100℃减至40℃以内,使入精轧温度降低至50℃,轧制过程中控轧控冷设备能力发挥极致,从而保证了棒材和高线产品力学性能稳定性。与此同时,詹卫金和工艺技术人员主动深入生产现场,对提升产品外观质量实施工艺革新改造,先后在棒线材冷床输出辊道增加喷雾冷却装置、轴流冷却风机,使剪切温度降至小于200℃,成功解决小规格端部剪切弯头问题。棒材生产线冷剪平剪刃改孔型剪、成品出口导向管改辊道,彻底解决大规格圆钢表面划伤和剪切弯头问题。在南北高线优化吐丝管管径和材质,强化吐丝机点检维护,改善了高线圈型质量问题……一系列的工艺革新改造,使得轧钢产品外观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詹卫金以管理创新助推标准化管理,大力实施管理创新项目落地落实。他以“棒线原料场标准化”为契机,推动“钢坯原料场”标准化管理,持续跟踪和优化加热制度和规范各产线轧机料型尺寸、速度制度、温度制度、活套参数以及各架次堆拉关系和精整剪切温度控制等,一大批管理创新成果在轧钢生产线上“开花结果”,为轧钢工艺顺稳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其中,他主创的《高强度锚杆钢MG500系列产品研制与开发》《矿用高强韧性、高精度锚杆用钢关键工艺装备技术及产品开发》等多项技术成果,先后获得首钢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山西省科学技术奖。

用匠心筑牢质量大堤,用责任和担当守护产品质量,詹卫金将会一如既往,用平凡和敬业推动技术创新,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