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钢之星”之“创新之星”| 申利敏:一线是最好的“练兵场”

2024-12-18

他扎根生产一线十余载,择一事终一生、钻一行精一行,用匠心、敬业和执着书写人生,用不断创新来诠释一名党员的责任和担当。他就是焦化厂化产作业区副作业长申利敏。

从职场小白到一步步成长为“首钢劳模”“长钢之星”、职工创新工作室带头人,无数光环下离不开他奋进的身影。面对作业区工艺运行不顺的问题,他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想办法、出对策,组织到兄弟单位学习操作经验和设备改造成果。针对外送硫化氢指标波动、硫铵收率低的问题,他带领技术人员外出学习对标,一方面通过抓工艺管理,将脱硫塔后煤气硫化氢含量控制在35mg/m³以下,另一方面制定了蒸氨系统、冷鼓氨水系统和硫铵系统联合操作方案,将剩余氨水含油指标稳定在75g/L以下,降低氨水中机硫含量,确保了饱和器后煤气硫化氢指标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为下游用户提供了稳定合格的焦炉煤气。

在做实做细小指标上,他注重实施精细化管理措施,将氨气引入硫铵系统,硫铵收率较同期提升了0.45%,创历史最好水平,上升管余热系统实现稳定运行;理论联系实际,组织撰写的《焦化厂化产品回收工艺优化与应用》获得2022—2023年度长钢公司科技项目二等奖,《焦化厂粗苯区域逸散气治理新工艺的研发与应用》获首钢职业技能竞赛优秀实践论文二等奖,职工创新工作室成为“长治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结合岗位实际,提出规程合理化建议14项,厂级采纳12项,组织岗位职工工艺培训9次,确保新工艺正常运行。提出工艺改造共计27项,实施27项,实现降本550余万元。

严谨、认真,创新、求效,申利敏将继续带领团队成员扎根一线,创新求变,促进更多技术成果转化,助力生产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