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钢之星”之“担当之星”| 吕瑞京:匠心守护炼铁魂

2024-12-09

他是一名退伍军人,2003年来到炼铁厂。怀着对工作的热爱与敬畏之心,他刻苦钻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近二十年的辛勤耕耘,他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无私的奉献精神,默默守护槽下设备的运行,把好高炉原燃料的“入口关”,为高炉顺稳运行奠定坚实基础,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他就是九高炉作业区槽下设备维护区域组长吕瑞京。

苦心钻研  攻克难题

槽下区域设备多,面积大,人员紧张维护难度大。他深知,高炉原燃料入口质量及上料系统的设备维护,直接关系到高炉的稳定运行。因此,他始终将设备维护和稳定运行当做头等大事,特别是在炉况恢复期间,设备的故障将直接造成高炉减风,影响恢复进程。他暗暗下定决心,决不允许因槽下的设备故障延误高炉的恢复进程。每天上班后,他总是围着区域的所有设备转,仔细观察、分析、总结。发现隐患时,他总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全力维护生产线的正常运转。

9号高炉槽下共有上料皮带8条。虽然重要皮带上已安装了各种形式防撕裂的设备,比如安装多处蓖网、除铁器、防撕裂打滑系统等,但皮带撕裂事故未能彻底杜绝。对此,他带领班组成员,积极开展各种尝试。针对料中杂物,他先是将原有除铁器更换为性能更好的电磁感应除铁器,吸附含铁异物效果更佳,同时加强对除铁器、料仓闸门的管理,定期及时清理除铁器吸附的杂物,降低风险。为了减少尖锐杂物直接下到皮带造成划伤撕裂,将1-4号烧结称门更换为反向称门。同时对重点监护的主皮带、K-带等安装监控,接入主控室,并在主控室操作台增设急停开关,增加一重保障,最大限度降低皮带撕裂的风险。

虽然有这么多防护措施,但他还是没有满足于此。日常点检过程中,他发现现有的皮带防撕裂装置,即使反复优化安装位置,仍然达不到理想的防撕裂效果,因为划伤撕裂皮带的异物一般会在原位置保持不动,防撕裂装置很难第一时间检测到异物从而触发皮带停止动作。因此,他萌生出自制防撕裂开关的想法,并得到了设备专业的大力支持。终于,在专业人员的合力攻关下,一款简单实用高效防止皮带撕裂的装置诞生了。皮带防撕裂装置由万向行程限位器和漏料探测斗一个组成,此装置安装于下料斗料流方向一米处、皮带除铁器料流方向一米处,当漏料探测斗内异物重量超过10g或有漏料撞击时,漏料探测斗会压弯行程开关的弹性伸长臂,行程开关被接通,停皮带的信号产生,皮带停机的同时进行声光报警。将检测异物改为检测漏料,实现了最短时间预警。通过采取一系列防护措施,彻底解决了皮带撕裂的难题,此项发明也获得了国家专利授权。

精细管控 降本增效

槽下振动筛设备作为给高炉提供优质原燃料的重点筛分设备,每天24小时不停运行。为了满足筛分的要求,他及时调整筛板的尺寸,关紧料仓闸门,控制好振料时间,做好振动筛的检查维护工作,确保筛分效果。块矿粉末大,含水率高极易糊筛,筛分效果差,为此他带领班组职工,坚持每班清理块矿筛2次,保证筛分的效果。由于筛分控制到位,减少了粉末入炉,为入炉原燃料的质量把控奠定了坚实基础。

振动筛核心部件激振器是日常维护的重点管控对象,其运行的好坏影响着高炉的顺稳生产。他在强化技术攻关的基础上,将降本增效的工作理念贯穿到日常工作中。振动筛激振器部件采购价大约每台套在2万元左右,每年消耗量在8套左右。他带领班组成员,一方面做好设备日常的全优润滑、维护保养,延长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针对有问题的下线激振器进行修复利用,经过反复的摸索实验,掌握了下线激振器的修复方法。今年共计修复利用激振器6台套,节约备件采购成本10万余元。

这就是吕瑞京,一位敬业爱岗、技术精湛、勇于担当的普通职工,始终以爱岗敬业之心、刻苦钻研之心,在平凡的岗位默默奉献,展现出新时代工人的风采和担当,也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