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成本合力攻坚冲刺四季度 紧盯指标聚力创优收官全年| 漂亮!转炉冶炼周期28.08,创历史新高!

2024-12-06

11月份,炼钢厂转炉冶炼周期实现每炉28.08分钟,用行动创出转炉冶炼周期的新高度。这是该厂干部职工聚焦目标持续攻关交出的成绩单,为冲刺全年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安静的转炉主控室内,转炉炼钢工吕朕正全神贯注地盯着操作台上的标准化操作要点进行精心操作。

临近转炉吹炼终点,炉台上,转炉前炉前工和合金工早已就位待命,随着转炉缓缓向前倾倒,火红的炉光照亮了整个炉台。测温、取样、起炉,一切顺理成章。

转眼功夫,合金工操起样勺箭步朝化验室方向奔去。

他们都在与时间赛跑,他们有着共同的使命,那就是拿下“28分钟冶炼周期”,这是他们矢志不渝的攻关目标。

在他们看来,每一分、每一秒是关乎效率、效益和成本,都需要全力以赴,努力争取。他们每个人都有一本经济账本。

“我们只有把冶炼周期拿下来,效率才能提上去,吨钢消耗才能进一步降下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时间对于我们炼钢人来讲,是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必须分秒必争,用最短的时间,创造更多的效益”。在炼钢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炼钢工说到。

为持续推进缩短转炉冶炼周期攻关,炼钢厂另辟蹊径,大胆创新,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实践。

在标准化操作模型的加持下,转炉冶炼过程控制更加平稳,进一步提高了转炉一倒命中率,各环节标准时间掌控更加精准可靠。

此外,他们还采取“解剖麻雀”的方法,将转炉冶炼周期构成全要素打开分析,从转炉装废钢、兑铁、冶炼、测温、取样、出钢等各环节进行全面剖析,对标对表。组织岗位操作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多次讨论,提出时间优化措施,制定各环节标准时间控制要求,全面压缩现有转炉冶炼周期,把时间管理作为炼钢精细管理的重要一环持续抓紧抓实,着力抓出成效、抓出效益。

时间管理就是精益管理,这是管理学的一门大学问。炼钢厂坚持从全局出发,从系统统筹,坚持一体化推进。既盯住转炉冶炼周期涉及的主要工序严防死守,也注重工序间的协同匹配,强化界面间的刚性衔接。在推进缩短转炉冶炼周期攻关的道路上,炼钢厂始终坚持点面结合,局部和整体协同发力,一体化攻坚。

在工序管理层面,炼钢厂将工作重心放在转炉和连铸两个作业区的高效运转和协调配合上。转炉作业区从转炉冶炼过程控制、精准操作把握、炉后精炼等各个不同维度进行了全流程梳理,找准问题点和薄弱环节,采取了针对性举措,为压缩弹性时间管控创造了有利条件。

连铸作业区严格落实“低温快铸”要求,在合理范围内,力争进一步下探铸机要钢温度。充分发挥7号机、8号机直轧短流程优势,降低对转炉出钢温度的要求。同时,在压缩钢水浇注时间的同时,强化与转炉工序的配合,确保炉机匹配,协同高效。

在转炉、连铸工序的密切配合下,炼钢厂实现了从钢水到铸坯的全流程高效流转。

在强化内部时间高效管控的基础上,炼钢厂还在铁钢、钢轧厂级工序界面间下足了功夫。对于炼钢工序而言,对上要承接消化高炉来铁,于下要为轧钢工序提供质量合格的铸坯,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里面的时间掌控对于缩短转炉冶炼周期而言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向一罐到底要时间。

“今天的一罐到底综合比例不高,转炉作业区要分析清楚原因,制定针对性措施予以改善……”炼钢厂早调会上,反复强调一罐到底的重要性。

一罐到底,顾名思义就是从高炉出来的铁水无需经过混铁炉,直接通过铁水罐直接兑入转炉。不仅省去了铁水进入混铁炉的时间,还减少了转炉兑铁的等待时间。这对于稳定转炉冶炼节奏、缩短转炉冶炼周期来说就是雪中送炭。炼钢厂转炉作业区协同生产专业全力保障一罐到底稳顺运行。

“行车配合原料,做好库存钢坯的发运,不能影响连铸生产的连续性。”专题会上,炼钢厂就铸坯发运工作进行强调。

为最大限度保障铸坯发运及时,原料作业区加强与轧钢厂的信息沟通协调,确保铸坯发运及时……

时间,在炼钢人的精抠细算下“挤”出来了。靠着这种拼劲儿,他们将继续朝着28分钟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