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月”盘点| 向质量要效益,以质量求发展
2024-09-29质量是立企之本。2024年9月是全国第47个质量月。为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质量月”期间,公司紧紧围绕“加强质量支撑 共建质量强企”主题,对“质量月”活动开展意义和内容进行广泛宣传,各单位结合自身特点形式多样开展特色质量提升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职工的质量意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请看——
焦化厂:为进一步提升焦炭及焦油等相关化产品质量,“质量月”期间,焦化厂技术专业组织生产、设备专业及部分高技能人才组成质量服务团队开展质量隐患排查和“提质强企”技术帮扶行动,为各生产作业区排查质量安全隐患、提升产品质量。通过对班组工艺技术规程执行情况、生产过程原料检验、质量管理制度落实执行情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短板现场“把脉问诊”“对症下药”,切实解决了生产难题,为班组产品质量提升奠定了基础。
炼铁厂:“质量月”期间,为进一步提高值班工长高炉操作水平,提升铁水质量,炼铁厂技术专业牵头组织开展了高炉值班工长互动式培训学习。培训特邀首钢一级科学家张思斌参加,采取操作复盘、讨论交流、专家辅导的方式进行。通过培训,值班工长在吸取经验、总结得失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操作技能,为促进炉况的稳定顺行、铁水质量稳定、更好服务炼钢生产奠定了基础。
炼钢厂:炼钢厂以“质量月”系列活动为契机,坚持多管齐下,协同发力,聚焦关键技术、核心环节、重要工序,采取多项针对性措施,着力提升指标控制水平。组织转炉炼钢炉长等关键岗位开展了专业理论考试和技术比武,开展了质量提升专业知识培训,加大对质量知识的宣贯力度,提升岗位人员质量控制意识;开展了下道工序质量走访活动,以更高产品质量服务好下道工序,进一步提升钢轧界面管理质量。
轧钢厂:轧钢厂围绕“加强质量支撑 共建质量强企”主题,以提升产品实物质量,降低质量异议率为目标,扎实开展“质量月”宣教活动,先后开展了“质量月活动签名”,并利用实物产品质量缺陷展台组织职工进行现场培训。同时,针对前期存在的质量管理、实物产品问题,按照“问题导向、聚焦重点、真抓实干”的要求,形成质量攻关短期课题12项,认真分析,提出解决措施,最大限度提升产品实物质量,为扩大公司产品品牌效应奠定基础。
动力厂:动力厂以提升水、电、汽等能源介质的产品质量为基础,构建以质量为核心的经营生产模式,开展凝汽器真空提升等技术攻关,推进户外变压器、断路器等裸露接线端的防护套安装,优化经济指标区间,提高系统稳定性,实现质量安全效益提高;以加强群众性质量管理深度为着力点,推进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发挥其覆盖领域广、参与职工多、开展时间长、取得效果显著的特点,形成水平高、可借鉴、效果好的优秀成果案例;推进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进行顾客满意度调查及工序回访,理顺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赢得用户满意。
熔剂厂:为进一步增强全员质量意识,提高轻烧白云石质量,熔剂厂潞城作业区积极开展“提高不同粒径物料下的煅烧带均衡性”攻关活动,成立攻关组,确定攻关目标,仔细分析现状,总结影响煅烧带稳定的主要因素,最终将竖窑同一层煅烧带温度差200℃以下占比由70%提升至85%,为质量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质量监督站:质量监督站组织开展质量检验提升活动,对制样环节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针对烧结矿、高炉渣由于基体效应和粒度效应带来的分析偏差,每日组织实验室间分析比对;通过制定钢筋外形尺寸质量管控方案,加强物理性能时效性、物理测试流程及数据出具规范性,夯实质量基础。组织开展技术攻关,提升分析数据的准确性。组织开展顾客满意度调查及工序互访活动。组织开展3次技术比武活动,各作业区通过矿煤样盲样、钢样盲样、拉伸试验等竞赛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岗位职工的技能。完成相关标准的梳理和汇总,提升岗位职工对标准的熟悉程度。覆盖全系列物料开展质量专项排查,加强检验数据的准确性。
采购中心:备材验收,是备材使用前的最后一道关口,直接关系到公司经营生产的安全和高效。采购中心将“学巴钢经验·促指标提升”和“一引领两融合”活动与“加强质量支撑 共建质量强企”主题相结合,从合同协议的传递、实物验收到集采系统确认等各个环节,完善“过程封闭,公开透明”的备材验收流程,加强到货验收工作,保证供货备材质量,为公司经营生产安全顺稳运行提供备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