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飘飘”专栏| 炉火映衬党徽红——记首钢模范共产党员、炼钢厂转炉作业区冶炼甲班带班长吴鹏

2024-07-17

“一定要按标准化操作,起枪、倒炉出钢吧!”刚叮嘱完炼钢工,他就迅速拿起对讲机一路小跑离开了主控室。在炉后,1650多度的钢水正翻滚着奔涌而出,伴着阵阵热浪扑面而来,他下意识用胳膊挡了一下额头,身子微微向前倾斜,眼睛看向火红的钢水。“挡好渣,避免下渣回磷,绝不能让一炉不合格钢水流入下道工序……”他一边叮嘱炉前工一边掂起两袋保护渣投向钢水包里。“C:0.20%、Mn:1.35%……”当看到炉后显示屏上那一串数字时,他会心地笑了。他就是炼钢厂转炉作业区冶炼甲班带班长吴鹏,人们都亲切地叫他“吴班长”。

吴鹏的父亲是炼钢厂的一名老职工,耳濡目染下,他对炼钢也有一种别样的情愫。初到炼钢,当别人抱怨环境艰苦的时候,他却有一种回家的踏实感。看到师傅们摆弄着按钮就可以炼出一炉炉合格钢水时,他也立志要做一名最好的炼钢工。从此,他脚踏实地,从炉前工、合金工、摇炉工一步一个脚印,一直干到炼钢工,也从一个炼钢“小白”成为了转炉炼钢高级技师。一路走来,这其中的艰辛和汗水只有他自己最清楚。28年来,他先后多次荣获“公司技术能手”“公司优秀职工”“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太行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一次,6号炉大修,计划时间72小时,工期紧任务重,转炉要在砌炉前完成各项前期清理、准备工作。其中烟罩渣是最难清理的一项,他主动请缨,带领四名班组成员,拿着撬棍、铁锹、扫帚对烟罩上的积渣展开进攻。冬夜里寒风刺骨,他们几个分工合作,扫不动的地方用铁锹铲,铲不动的地方用撬棍撬,撬下来再铲、再扫,他们几个相互鼓劲、相互帮助,为了检修进度一刻也不肯停歇。经过不懈努力,提前2小时完成任务,为检修争取到了时间。

2022年8月,转炉炼钢实行闭窗冶炼操作,彻底告别了传统的“目测经验炼钢法”。作为一名党员,一个经验丰富的老炼钢工,他首当其冲,接起了“盲吹”的第一棒。他克服了诸多困难,重新建立了火焰判断、温度判断的新模式,变感性判断为理性判断,变经验炼钢为科学炼钢。而后他又向技术人员请教,和其他炉长一起探讨,经过一遍遍地尝试,一遍遍地摸索,一遍遍地总结,终于总结出一套自己的冶炼方法,他将自己所摸索出来的操作要点写成文字,毫无保留地供大家参考,也为其它班组提供了详实的冶炼参数,为闭窗冶炼操作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出钢温度每降低1度,就可以节约成本42元;渣料消耗每吨钢降低1公斤,就可节约成本175元……”这些数字已在他心里烙下了印记。一个班他不知道要叮嘱班组成员多少次,也记不清要计算多少遍,在他随身带的小本子上密密麻麻写了一行又一行,并每天在班前、班后会上对当班的生产情况进行通报,让降本增效的理念扎根每个人的心里。在他的带领下,2023年冶炼甲班出钢温度较作业区平均出钢温度降低了0.4度,渣料消耗较作业区平均消耗降低了1.9kg/t。同时,他建立了原材料使用明细表,工具使用台账,从各方面严格控制各种材料消耗。

人才的培养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他把“师带徒”作为自己班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班前学理论,班中练实操,班后写总结已成为他每天固定的培训模式,在他的精心培养下,有的徒弟成长为首钢劳模、长钢工匠。

2023年至今,共组织完成计划检修51次,检修项目3435项,项目完成率100%,返工率为零,检修延时为零。实现高炉设备连续9个月零故障,转炉、烧结、熔剂等主要设备的定修周期明显得到延长……

“再点30秒出钢吧。”说话的同时他还在看着徒弟吹钢。这么多年的磨炼练就了他“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特异功能。瞬间他又拿着对讲机跑出了主控室。在炉后,火红的钢水翻腾着,映衬着他胸前的党徽,显得格外红。美丽的钢花似礼花,为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共产党员而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