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领两融合| 看技术创新如何在基层落地生根

2024-06-04

公司“一引领两融合”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各个单位以技术创新为引领,聚焦生产现场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全面发动职工创新思路解难题,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激发,创新引领,助力生产高效运行在基层落地生根。请看——

质量监督站——巧加挡片助“机械臂”一“臂”之力

质量监督站全自动制样系统主要承担进厂焦煤、喷煤的水分检测、分析样品的制备工作。其中样品的缩分、称重、烘烤等动作由三轴机械臂完成。经过长期运行,机械臂运行时间较长、对位精度降低,在样盘抓取移动过程中造成一定的偏差,最终导致样品撒料、烘箱对位卡绊等设备故障。该站原燃料检验作业区针对这一问题,通过现场多次复盘实验,发现机械臂在X轴移动时偏差较大,且在对轨道移动滑块更换时发现其内部煤粉较多。

为了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使用效果,原燃料作业区决定对滑块进行重新改造,增加防护装置。他们首先将六块滑块两侧重新开孔,并测量加工30mm×400mm铁片开孔安装于滑块两侧,作为轨道上档片,防止煤灰从两侧进入滑块内部。

改造后,设备运行稳定,未出现机械臂定位偏差造成的卡别故障。且机械臂滑块使用周期由1个季度延长为1年,年节省费用1800元,全面提升了全自动设备的使用效果。

炼钢厂——破冰“称量车底座连接螺栓故障”之囧

炼钢厂铁水称量车位于混铁炉下方,往返于混铁炉出铁位和吊罐位之间。铁水罐在混铁炉出铁位接铁称量后,由称量车将其运至吊罐位,待行车吊起铁水罐入炉兑铁后,再将空铁水罐放置于铁水罐称量车上后,称量车回到混铁炉出铁位,如此往返运行。炼钢厂日均周转铁水罐达100余罐次,铁水称量车由于频繁的受到铁水罐吊放的碰撞而发生振动,其底座载丝链接螺栓极易松动,在频繁的重力冲击下致使螺栓断裂,载丝孔损坏,从而导致称量车底座连接不稳,存在铁水罐侧翻的安全隐患。

该厂转炉作业区本着把隐患当事故处理的原则,积极组织人员进行攻关。经过讨论,他们认为把连接螺栓加粗可以增加承载力和稳固力。有了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方案后,他们立即行动。经过测量,他们首先将称量车底座架的螺丝孔下部增开100*100mm的手孔,确保开孔处与通孔螺栓对称,以便于日常点检维修,然后选择规格为M26的通孔螺栓上下连接并做紧固处理,再将称量车与底座进行有效的焊接加固。

通过改造,称量车运行效果良好,未发现螺栓松动、断裂的现象,减少了日常停车检修时间,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创新思路,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职工营造了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