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领两融合| 定尺加宽“1米”的背后

2024-05-27

“能不能生产13米定尺产品?有客户咨询!”近日,轧钢厂接到一通来自销售中心的电话。

尽管只是咨询,销售中心却敏锐捕捉到了新“线索”。随之与轧钢厂取得了联系。

在供强需弱的行业态势下,对任何订单意向都应该“来者不拒”。然而,公司并没有生产13米定尺的先例,且现用的定尺机最长只能生产12米的产品……

经过反复研讨、认真分析,大家认为,无论最终能否达成订单!这次改造是一个契机,因为这不仅关乎一个订单,而且是公司打破当前工艺限制,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的一次有力尝试。

轧钢厂立即召开专题会议,严密组织、周密安排,组织棒材作业区对定尺机实施改造。

定尺机是冷剪在剪切前的定位装置,通过配合冷剪完成钢材的定尺剪切,是关系到产品尺寸精度的关键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生产的定尺符合客户需求,需要通过操作箱调整定尺机的挡板位置,之后进行测试,待确认满足要求后,再进行批量生产。但由于定尺机挡板的滑轨长度有限,一直以来,棒材生产线只能剪切出12米以内的定尺钢材。因此,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扩大定尺挡板的滑轨长度,实现产品规格的自由切换。

定尺剪切对定尺机的精度要求较高,首选方案是对接厂家进行改造。然而,报价超出预期。憋着一股劲儿,作业区一班人决定,“自己干”。

该作业区立即召集相关技术人员就当前定尺机的情况进行讨论,分析改造的工作内容,经过讨论和计算,最终确定了改造方案。为了将公司“勤俭办企”和轧钢厂“一切成本皆可降”的精神贯彻到底,该作业区职工决定用废旧材料替代改造所需材料,其中,横移轨道来自精整平台C区改造时剩下的集料臂,架梁本体来自废旧钢板,经过系列加工后,改造的材料全部备齐。最后利用检修时间,对横移轨道和架梁进行安装,经过对接打孔、螺丝固定、焊接等一系列程序,成功完成了改造工作。

改造后,定尺机的调节范围从12米延长至13米,打破了棒材生产线只能生产12米以内成品这一工艺限制,满足了公司特殊定尺的销售需求,拓宽了销售渠道,且同等重量下,13米定尺价格较常规定尺更高,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目前,公司销售部门正对相关订单进行接洽。

这样的创新突破也成为公司深入开展“一引领两融合”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