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钢之星”之“争先之星”| 冯云鹏:务实笃行 奋楫争先

2023-12-18

有一句老话叫: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意思就是光练架势,不练本事,到老也是花架子,只有基本功扎实才是硬道理。炼铁厂八高炉作业区设备材料技术员冯云鹏深刻领会“高标准查找问题,持续改善和提升”的TPM管理理念,积极推进作业区TPM管理工作;以身作则,用行动感染身边职工,凭着勤奋认真的态度和积极主动的精神做好设备管理工作,不断夯实作业区基础管理。

主动担责,提升自主管理水平。冯云鹏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每次公司TPM总结会后,他都反复斟酌、细嚼慢咽,认真领会海纳团队理念,对班组成员进行培训,与大家共同学习先进知识。结合实操,他在作业区现场的提升过程中提出了模块化推进方案,先后开展个人柜、库房、配电室、液压站等专项治理,改善前明确各种治理的标准和要求,改善过程中重点监控,不符合的情况及时纠正,避免返工,指导区域高效完成各项专项治理工作。

在TPM活动推进过程中,他可谓绞尽脑汁,他明白,只有自己把工作方向搞明白了,大家向前走的才不会偏离目标,只要大家都能高效到达目的地,自己一个人辛苦点没有什么。点检标准修订是TPM“3”阶段的重点工作,点检标准的修订侧重点放在了岗位上,岗位职工是设备的直接接触者、维护者,最终验收的形式以现场岗位职工的实际点检为主,他将工作重心移位到了班组中,多次参与到区域点检标准修订工作,经反复修改和讨论,合理的点检标准修订成型。配电室的点检标准修订起来相对困难,牵扯范围较广,他主动邀请设备科、长钢工程电工、设备处电气等专业人员现场验证,充分吸收专业建议,总计修改4版,历时2个月高效完成了八高炉配电室的修订和验收,修订的点检标准得到辅导团队的认可。

在提升职工工作积极性上,他借助以往工作经验,每期推出优秀个人或表现比较突出的区域组长或岗位职工,树立标杆,带动全员积极参与;同时,他又结合现场生产实际,进行各项专项提升,比如炉顶和配管区域的防冻保温专项提升、各区域的配电室专项提升、热风炉现场整体提升活动,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专项提升。职工参与率大大提升,现场治理得到了大大改进。皮带专项提升工作是近期公司开展的重点项目,他首先对公司下发的皮带专项提升的内容和要求进行仔细学习,到槽下班组和职工们现场制定治理方案,他们先对K-1带进行试点,通过现场治理和整改,及时与厂推进员和公司推进办沟通,不断完善治理方案,优化皮带安全设施、防护设施、防尘点的治理,高效通过了首条皮带的验收。首条皮带验收通过后,皮带专项治理的工作全面铺开,在原有整改的基础上,他们在机头粉尘治理过程中创新增加的可拆卸挡板,不仅美观而且很大程度减少机头扬尘现象,同时在每个皮带周围增加清扫工具定置点,方便岗位职工开展小组活动或者日常清理工作,在公司的皮带专项验收过程中,槽下区域的皮带专项验收获得1个一等奖,2个三等奖,走在公司前列。

创新电子模板,夯实设备管理基础。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扎到了设备里,就在设备里干出个名堂。材料备件管理是作业区设备管理基础,如何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冯云鹏一直在思考并付诸实践。为了做好作业区的材料备件管理,他率先增加库房电子台账,制定了库房电子台账统一模板,2个月,作业区自下而上完成了库房电子台账,台账内的材料备件都对应有编码,一方面方便区域申报材料备件计划,另一方面方便区域之间资源共享;同时完善作业区PLC模块和关键设备全寿命管理台账,做到了有效使用及便于管理,夯实了作业区设备管理基础。

重视设备点检,消除设备隐患。每一次故障引发都是有原因的,只有准确找到根因,才能根除隐患。生产稳顺需要日常准确的“看诊”,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是冯云鹏的工作追求。他从强化设备基础管理入手,以提高设备的综合利用率、实现设备零故障为目标,不断加强设备的巡检和有目的的点检,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隐患。一次点检中,他发现炉顶液压站1号油泵接触器接线端温度达到83℃,一旦出现故障将会导致液压油泵停机事故,为了不影响炉顶正常下料,他在现场与设备科、长钢工程维护职工制定处理方案,仅用10分钟就完成了接触器更换,消除了电器隐患。在配电室点检过程中,他发现热风炉二层模块站房内温度达到50度,原来是空调频繁停机导致站房内温度异常高,是室外机安装位置不当引起,及时更换了外机位置根除了隐患;炉前开口机油管更换频繁,致使炉前南、北开口机铁油管与软管连接处经常漏油,原来是开口机在旋转过程中铁油管与软油管的连接处恰好处于受力点上,导致铁油管与软管连接处的丝扣损坏,出现漏油。利用检修机会,将南、北开口机的铁油管缩短300mm,油管接口外移,根除隐患。

 “深挖井”方能“饮甘泉”。冯云鹏把植根现场当作努力进步的动力源泉,在奋勇争先的道路上笃定前行,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