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跳出舒适区 为企业生存发展争得更大空间”专栏| 吨钢转炉煤气回收量破纪录,转炉冶炼周期、留渣作业率创历史最好……看过来!
2023-10-179月份,炼钢厂紧紧围绕经营生产重点工作,以指标为发力点,持续对关键指标展开攻关,向指标突破要效益,多项指标取得历史性突破。其中,吨钢转炉煤气回收量首次达121.34立方米/吨,转炉冶炼周期达28.68分钟/炉;留渣作业率达43.68%,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以标准化操作为基础,控工艺保稳顺。严格执行转炉冶炼装入标准化操作,在稳定铁水、废钢装入量的基础上,严格管控总装入量的稳定性,以装入稳定为抓手,保证转炉精准控碳;严格执行出钢操作标准化,提高增碳剂吸收率稳定性,降低因合金吸收率不稳定对钢种成品碳的影响;通过闭窗冶炼标准化操作,减少补吹炉次,提高转炉一倒出钢率,9月份转炉一倒出钢率达88.62%,为转炉精准增碳,保证成品碳合格率打下良好基础。针对异型坯质量管控严格按型钢质量管控措施执行,严抓异型坯生产关键工序,确保钢水成份命中率一次达标;制定小方坯一检合格率攻关方案,在加强过程管控的同时,加强技术管理,严格落实36条预防措施,确保产品质量符合下道工序要求。
以设备维护为抓手,抓管理稳运行。根据转炉吹炼情况,对文氏管喉口开度进行了调整,最大开度调整至130mm,实现了根据吹炼情况实时调节的运行模式。每日跟踪煤气回收情况,加强分析仪的维护。对1、2号风机风叶进行了更换,保证了风机运行频率稳定,确保了转炉煤气回收量的最大化。对南配料盘周围的渣钢和废钢进行了清理,避免由渣钢堆积过高而掩埋传感器,造成传输数据的不稳定性。尽量缩短活性石灰在高位料仓的存储时间,从而减少在空气中裸露时间,减少了过程风化。
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促指标助提升。连铸工序针对低温快浇制定措施,通过改进中间包包盖,中包达到了全密封的效果,大包执行炉炉全保护浇注,中包温降改善效果明显,由原先的10-15℃降低至5-8℃,为低温快注打下了坚实基础。回收工序对生产过程中较湿的产品采取了堆存晾晒再回选的方法,不仅减少了磁选铁产品质量的波动,而且提高了磁选铁全月平均品位。
以“质量月”活动为契机,强管控重质量。通过强化产品质量知识宣贯,开展岗位技术比武,进一步提升关键岗位人员技能操作水平,促进了同岗位人员之间的技术交流,促进了岗位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