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跳出舒适区 为企业生存发展争得更大空间”专栏| 采购中心多渠道发力确保跑赢市场

2023-08-15

7月份以来,采购中心以“保供、跑赢、服务、提高”为工作方针,持续开展“双争做”“学巴钢经验·促指标提升”活动,跳出舒适区,克服市场的不确定性,主动作为,深化铁前一体化运作,全力为公司经营生产提供原料支撑。7月份,进口矿到厂口径跑赢6.43美元,合同口径跑赢7.29美元;6月份,国内原燃料绝对值跑赢7元(国内滞后一个月),集团口径跑赢3.39%。

把控采购节奏,动态调整库存。围绕铁前一体化,以品种性价比指导生产,多频次调整配矿结构,共同攻关铁成本。7月份烧结配矿结构调整5次,紧抓品种价差变化,加强资源报盘收集,与铁厂共同测算性价比,稳定资源,投入部分经济资源,择机进行期货采购。同时通过分港口合理布货,按照铁路保供,汽运降本的原则,继续提高汽运及黄骅港火运比例,降低到厂成本。

扩宽采购渠道,降低采购成本。落实公司跳出舒适区,打破思维定式,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要求,积极求变,以“买菜的心态”来采购煤炭,积极协同焦化加大供应商及新煤种的考察力度,成功引入煤炭供应商9户,作为资源储备的供应商10余户。主焦煤、肥煤、1/3焦煤等主力煤种供应商数量由8户增加至15户,增幅87.5%,议价保供能力得以提升。

加强协同联动,一体化降本。铁前与焦化厂、炼铁厂加强协同,钢后与炼钢厂共同联动,紧盯市场变化,及时调整配煤配矿结构,灵活调整采购策略,在安全保供的基础上坚持灵活调整库存运作对冲市场风险,以采购降本为铁成本降低的总目标提供支撑。7月份降本增效453万元,3-7月累计降本7339万元。

改变定价模式,推行比价机制。随着煤炭采购逐步具备招标比价的条件,从本地的贫瘦煤、无烟喷吹煤开始,打破思维定式,通过欧冶平台公开招标比价,实现了煤炭采购定价机制的突破,由议价向招标比价过渡。按照成熟一个、纳入一个的思路,1/3煤、肥煤先后上线进行比价采购,增强了竞价氛围,降低了采购价格。下一步主焦煤也将逐步开展比价采购。

推进指标竞赛,实施算账采购。建立算账采购机制,每周对外矿、国内原燃料采购小指标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及时掌握采购指标情况,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每月分析指标完成情况,总结经验,改进不足。7月份,Ⅰ类指标中,4项指标突破历史最好水平;1项指标达到上年度最好三个月平均水平,4项指标达到上年度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