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专栏| 思路一变天地宽,看一线如何巧改造降成本!
2023-06-14思路一变天地宽,观念一转无事难。当前,行业形势持续严峻,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拓思路、降成本、求突破、见实效,成为广大职工聚焦的重点。今天,让我们走进一线,看职工们如何巧用“金点子”降成本增效益。
——小筋板长寿命
炼钢厂连铸作业区中包永久层打结工艺是包壳内部焊接钯钉,放入永久层胎膜,永久层打结料加入约4%水搅拌均匀后沿着胎膜与包壳之间预留缝隙灌入,并用振动棒振实,静置24小时脱模、烘烤120-144小时后上线使用。
为延长中包使用寿命,该厂前期在包壳上方四周延伸出长度80mm的防护钢板,永久层寿命提高了约20个浇次。但钢板与永久层打结料之间直接接触,没有其它紧固措施,在日常翻包过程中永久层打结料逐渐脱落,当脱落面积大于80×300mm后,永久层自身强度变差,翻包时永久层大面积脱落,造成永久层使用寿命缩短。
——改重锤装置,降低工艺故障
为解决这一问题,该厂职工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研究,提出在防护钢板与包壳间增设永久层防护措施,提高永久层使用寿命。改进后,中包永久层使用寿命由51浇次提高至62浇次。经测算,每年可节约费用4.6万元。
轧钢厂棒线作业区北线精轧机堆钢后,精轧机重锤装置无法掉落,信号接收不到,无法启动自动碎断功能,导致精轧机堆钢工艺事故处理时间长。
该作业区轧机组维修工通过现场观察发现,精轧机内发生堆钢后,固定重锤装置的鱼线烧断,重锤装置掉落,触发碎断功能。但在实际生产中,鱼线断裂的瞬间,由于弹力使得重锤先向上运动后再掉落,掉落过程中重锤发生倾斜,且重锤表面有氧化铁皮,容易卡在重锤掉落通道口处,碎断装置接收不到信号,无法及时启动自动碎断功能。于是,他们重新制定精轧机重锤点检标准,要求鱼线直径最粗不超1毫米,最细不小于0.8毫米,鱼线中间不得有打结接口现象。同时,重锤高低上限不超导槽10毫米,下限不超豁口观察处,悬挂重锤时必须班班清理氧化铁皮,防止误信号或者重锤倾斜,为生产稳顺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巧”创新,解决混床故障
动力厂热电作业区制水班组分为两个区域,即:75吨锅炉制水区域和焦化制水区域。其中,焦化制水区域主要为干熄焦发电、富余煤气发电和垃圾发电提供合格的除盐水。近日,制水主要设备二号混床失效,当班人员在正常进行树脂复苏再生的过程中发现排水中带有树脂,随即停止混床再生。因为如果继续再生,将会导致大量树脂流失,混床无法正常脱盐,除盐水含盐量增高,锅炉水质恶化。
该班组立即将此情况报告作业区,并对排水中带树脂原因进行分析。经分析,原因为中排滤网破裂。并立即开启备用设备,组织对故障设备进行检修。
为保障设备快速恢复运行能力,职工们轮换作业。将4.5吨树脂全部清空后,进一步确认为中排主管道因酸碱腐蚀发生破裂,需对管道进行修复。混床内共填装树脂4.5吨,为有限空间作业,由于气温高,即使通风后罐体内温度也达到了35度以上,且混床内壁和内部的各种管道全部为衬胶防腐,在动火作业时容易造成衬胶熔化脱落和着火事故。为确保检修安全顺利进行,作业区召集焊工、钳工、技术人员对检修难点进行分析、探讨,最后决定,改传统的焊接管道堵漏方式为不锈钢哈夫节对管道破裂处进行固定包扎,再用衬胶修补剂对管道破裂处和哈夫节外壳进行防腐处理。衬胶凝固后经水压试验,管道无漏水现象,树脂回装后混床试运行正常,未再发现树脂外排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