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追求企业,做有追求职工| 无间隔喂钢,让0.8秒产生400余万元效益
2021-12-14
1秒钟,秒针滴答一声。可以眨一下眼,呼一口气,走一步路,不够打个喷嚏。着实很短暂。0.8秒,更是短的被很多人忽视,看不起。
“做有追求企业,做有追求职工”,让“学巴钢经验·促指标提升”工作落地落实,激发轧钢厂向时间要潜力,让0.8秒产生400余万元的效益。
在巴登钢厂,时间是生产过程中最宝贵的资源,高效生产的关键要从时间管理抓起。轧钢厂的时间效益不仅要从人的因素上去挖,还要从设备因素上去挖。
近日,该厂棒材生产线成功应用“头顶尾无间隔喂钢程序”,顺利实现了无间隔喂钢轧制,使每支钢坯之间的时间间隔缩短了0.8秒。该技术成功应用后,轧制效率明显提高,各规格钢坯每小时过钢量比原来增加3支以上,年可创效400余万元。
小链接:
“头顶尾无间隔喂钢程序”是指钢坯在轧制过程中不拉钢的状态下,利用轧机间级联动速度和逐移量进行二次控制,实现两支钢坯在同一轧线上不同速度的断级联控制。
6月份,该作业区领导组织工艺技术人员走出去对标学习后,在借鉴其无间隔喂钢轧制技术的基础上,综合考量我公司棒材生产、工艺实际情况,“调教”出一套新的喂钢程序。
该作业区工艺技术人员先后对加热炉步进梁动作周期、出钢节奏以及钢坯之间的轧制距离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
优化步进梁升降和平移动作周期,将步进梁升降和平移平均下降1秒,周期平均用时33—34秒,比优化前提高了3.5秒;
改变控制出钢信号(出炉辊道热检)将出炉辊道热检位置向西(出炉口)处偏移45度,检测距离移动1.5米,提前触发出钢信号,加快出钢速度。为避免加热炉出钢节奏不稳定,造成跑钢事故,他们利用1号飞剪前热检信号判断出钢节奏是否过快,编制自动飞剪碎断程序,以降低出钢节奏的不稳定性;
通过采用1号轧机前的1号热检(新装)检测信号,判断前后两支钢坯的头尾部位置和延时测算轧件头尾部通过1号轧机的时间,利用1号轧机与后面轧机脱级实现降速,拉开两支钢坯的轧制距离,保证两根钢坯之间的间隔误差小于10毫米,同时保证了轧机轧制节奏的稳定性,满足了轧钢生产需求。
这一系列的操作、改进,精准控制了钢坯之间的间距。钢坯间的时间间隔由原来的2.3秒,缩短到现在的1.5秒,缩短了0.8秒。简言之,轧机等待钢坯的时间缩短了0.8秒,生产节奏和轧制效率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