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追求企业,做有追求职工| 长钢高炉定修周期从3个月延长到4个月的攻关实践

2021-06-22

    高炉定修周期延长一个月的提出背景

    在延续五年3个月高炉定修周期基础上,结合高炉管控水平逐年提升的状况,为体现长钢的追求、高炉的追求,2020年11月下旬,在商议12月经营生产计划及2021年经营生产大盘时,公司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高炉定修周期探索由3个月延长至4个月。

    这次尝试,是偶然,也是必然。既是公司“学巴钢经验·促指标提升”的自我加压,又是长钢人在明确发展方向、清晰发展路径过程中的探索尝试。

    经济效益上,初步测算,两座高炉定修周期延长至4个月,每年定修减少两次,理论计算年可增铁5000余吨,钢6000吨,材6000吨。规模效益加销售利润年可创效465万元,年节约检修费用约500万元。

    同时,较大程度规避了部分安全风险。如:煤气系统的吹扫、置换;氧气、氮气、水、电等能源介质的办票停送;高空起吊、有限空间作业、交叉作业、焊接作业等检修作业;复风过程可能出现炉前低温渣铁处理和风口化漏等情况。

    理想很丰满,现实会不会很骨感?

    将定修周期从3个月延长至4个月,把握性有多大呢?

    放眼观望,国内先进企业的高炉定修周期5个月以上的不在少数。

    眼睛向内,长钢是高炉起家,有较好的高炉管理基础。近年来,创造性地开展“高炉稳顺运行1000天”攻关及“高炉体检模式的建立和管控”攻关,通过严格的高标准管理,锤炼出一支理论素质和实操经验都较为出色的高炉工艺操作者,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思想过硬、技术过硬的炉前职工队伍。特别是2019年九高炉大修以来,生铁产量、成本,焦炭负荷、高炉利用系数,燃料消耗等指标持续保持高水平,在公司各条产线中走在前列,在行业也不落后。

    综合权衡良好的高炉管理基础,长钢高水平发展需要,公司认为,拿下这个攻坚目标,我们有信心、有实力。

    主阵地炼铁厂的追求和担当

    “将高炉定修周期由3个月延长至4个月。”作为主体单位,炼铁厂绝对压力山大。

    “既然要攻关,我们就只有一条路走,那就是攻克它,战胜它!”炼铁厂全体干部职工发出铮铮誓言。

    “最是压力和困难,才最是考验我们的韧性,在实践中勇于担当,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是炼铁人的精气神。”炼铁厂分管生产运行的副厂长曹锋信心满满,“生产工艺优化 设备管控,是能否完成定修周期延长攻关的最根本制约因素,解决好了这两个问题,一切水到渠成。”

    将3个月定修周期延长至4个月,关键部位是炉顶上、下密封阀密封圈等,关键系统是高炉本体和煤气系统跑冒控制等。

    围绕“关键”,做好“日常”,一场攻坚战就此打响。

    巡检尽心尽力

    “草木皆兵”的危机感和“思维缜密”的判断力,在炉前,是很多职工的“标配”。

    3月12日,九高炉风机房内,高炉鼓风机组长王艳伟在对风机机组设备进行日常点检时,“嗅”到了异常。直流屏电池有两块显示电压为10V、11V,均低于正常电压。他立即将这一情况汇报给设备科。隐患第一时间消除了,未对机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这样的例子,在炼铁厂不胜枚举。

    4月15日,九高炉看水区域组长张红亮正在仔细翻看着新到货的球阀,突然发现该球阀为缩径(缩径至15mm),而工况要求高炉炉前喷枪用的DN20球阀必须为全通径球阀,明显不符合要求。如果使用,会影响高炉炉前煤粉的正常喷吹。于是,他第一时间向厂设备科汇报,后向采购中心及时反馈。最终在最短时间内将符合工艺要求的备件调换到位,满足了工艺需求。

    强化日常点检,他们的要诀是“班班巡查、天天通报、周周总结”,唯此全面掌握生产全过程设备的运行情况。尤其是针对电气系统,对查出的隐患建立台账,分类管理,制定整改计划,确保按期整改完成。同时抓好提前量,通过预知预控进一步提高隐患监控及治理的准确性。

    “尽管设备也有多变性,很多问题有偶发性,但只要把基础工作做到位,一切皆为可控。”炼铁厂分管设备副厂长边晋生信念坚定。

    炼铁厂每一名职工似乎都憋着一口气,拼着一股劲儿。锚定目标,接下来,就是一步一个脚印,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把自己能发挥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在稳扎稳打中找突破。

    关键部位提标管控

    上、下密封阀密封圈的使用寿命,是高炉定修周期延长的关键因素。其中,炉顶温度的控制是影响其寿命的重要因素。

    为此,炼铁厂通过优化高炉操作,进行工艺调整,来确保炉顶温度始终保持在可控范围内的波动。

    一是调整高炉装料制度,确保煤气流合理分布,炉顶温度受控。二是针对上、下密封阀关闭不严导致密封圈损坏的情况,由设备科长、高炉设备作业长包机,重点加强对上、下密封阀油缸、底座焊缝、销轴及形成限位信号等的点检。

    关键系统管控到位

    针对高炉本体和煤气系统的跑冒问题,炼铁厂高度重视,从源头进行分析,对高炉本体炉壳、煤气系统管道进行重点监控,比如对焊缝温度、无冷区炉壳温度以及煤气膨胀器温度进行监测等。特别是,对日常管控措施进行强化,比如炉体局部打水、炉体灌浆压入、煤气跑冒的治理等。同时,炼铁厂内部进行层层落实,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反馈,动态调整应对。

    小改造提高效率

    设备系统专业人员不定期与一线职工到现场点检设备,特别是对岗位操作过程中存在的,设计不合理、材料不满足工况需求、自动化程序不完善等情况,及时收集记录,提出专业性改进建议,论证后采纳实施。炼铁厂设备材料科科长曹梁一语中的:“持续改进,永远向现状提问题。”

    2021年1月至4月,修改自动化程序5处,结合工况改变设备材质4处,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对改善设备工况等产生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同时,积极发动广大职工实施技术创新、小改小革等,以全员智慧,促进设备的不断改善,为实现高炉4个月定修周期提供支撑。

    干湿熄焦置换带来的考验

    此次高炉定修周期攻关,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恰好”,也正是这些“恰好”,考验着炼铁人以不变应万变的定力和创新力。

    高炉定修周期延长的一个月,正逢干熄焦年修(4月1日开始)。干湿熄焦置换,影响炉缸活跃程度和煤气流的分布,对高炉稳顺影响较大。对此,炼铁厂专门制定干湿熄焦置换生产组织方案,对生产组织过程、工艺调整思路等作了明确。

    对外:加强协调沟通。

    一是强化与生产技术处、焦化厂的沟通协调,阶段性控制好干湿熄焦的使用。二是密切联系焦化厂,确保焦炭质量(粒度、灰分)的稳定可控。

    对内:对全过程进行优化。

    “我们积极调整装料制度,在保证中心气流稳定上不断摸索;我们优化工艺操作,保证料线走势均匀,铁水成分温度可靠。”九高炉作业区作业长李强如是说,“重点和关键固然要抓好、抓准,其他每一个环节同样得绷紧弦。”

    在他们心中,看好炉子是最根本的。“我们相信聚沙成塔、滴水成海的力量。只要是对炉况有助益的,再小的努力都要尝试。”

    在这里,我们打个比方。人只要有均衡的膳食结构,身体一般不会差。这道理同样适用于高炉。吃得好,吃得对,炉子就好!

    “强化原燃料质量管控,为高炉稳顺奠定基础,是工艺技术管理者的本分和决心。”炼铁厂技术科科长李迎辉坦言。他们积极强化原燃料质量管控。一是加强烧结工序管控,提高烧结矿转鼓强度和碱度稳定率;二是加强块矿筛分管控,降低入炉含粉率,动态调整几种块矿搭配比例和使用比例,满足高炉需要;三是优化球团矿、烧结矿、块矿等原料配比。这几道关把好了,高炉的“肚子”基本也就“喂”好了。

    八高炉炉役末期的呵护

    八高炉自2012年大修以来,已安全运行九年之久,现已属炉役末期,高炉本体炉壳多处出现了开裂、发红、跑煤气等现象,高炉操作及设备维护难度极大。对此,该厂采取“点面修补相补充,炉内炉外治理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手段,使其安全运行时间得到延长。在日常定修中,对裂缝采用二保焊处理,点面相补充的方法在治理炉壳开裂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保障了高炉的安全顺行。

    这些工作,炼铁人平时也一直在做。但因为正在攻关一个新的目标(定修周期延长),每一名职工都有强烈的使命感。做起来,动力十足。这应该就是高追求所产生的效应吧……

    保外围,兄弟单位的协同与贡献

    高炉定修周期从3个月延长到4个月的攻关,是系统工程。炼铁厂主体作用的发挥固然至关重要,而设备处、长钢工程、采购中心等单位外围工作的助力,也不可或缺。

    设备处:指导服务做到位

    作为设备运行的专业管理部门,设备处与炼铁厂提前两个月着手准备,针对制约高炉定修延长的关键因素,特别是高炉炉顶上密封阀、下密封阀胶圈,上、下密封阀和节流阀等各部位耐磨衬套、布料溜槽、上料主皮带、J-1、K-1等系统容易发生故障部位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通过近3年上、下密封圈(最长使用3个月20天),各部位耐磨衬套(6个月左右)及布料溜槽(6-11个月不等)平均使用寿命的分析汇总,以4个月、8个月、12个月为标准,通过改进材质、修改尺寸、改善工艺性能、重点加固等方式,最大程度延长使用寿命。

    从3月份开始每周派专业人员到炼铁厂逐条核实检修项目,重点对九高炉出铁场除尘风机、九高炉出铁场除尘烟囱加高(满足环保要求)、九高炉重力除尘顶部封堵、九高炉风机房防喘振阀更换及调试、八高炉炉顶北放散更换及调试、八高炉布料溜槽更换等项目,制定了详细可行的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

    长钢工程:专业维检有保障

    4月的一天,长钢工程电控作业区职工在对八高炉风机房母联柜进行点检时,用红外测温枪测得母联柜小车外壳温度达40℃(超过正常温度)。于是迅速向单位领导汇报,并积极同炼铁厂沟通,进行倒电操作,对该断路器进行停电检查。发现触头温度达100℃以上,已不再符合继续运行的条件。经过对断路器小车进行更换,迅速处理了这个隐患。长钢工程电控作业区支部书记兼副作业长杨会军直言:如该隐患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有可能造成高炉鼓风机停机,高炉停产的恶性事故。

    高炉定修周期的延长攻关中,长钢工程敢于担当、事无巨细,将专业维检作用发挥到极致。

    长钢工程炼铁检修作业区组织有经验的风机专家、电气专家等人员担任点检员,每周四前对高炉区域关键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点检,尤其对造成高炉休风的核心设备提高点检频率和质量,及时掌控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消除专业边界,生产、机械、电气专业信息共享,发现隐患第一时间消除。同时,利用中国机械振动协会等网络平台,对专业点检人员进行故障诊断培训,提升个人技能,保证设备点检更加精准。

    通过改造,延长核心设备、核心备件使用寿命。如更换上、下密封阀密封垫,原检修质量标准为“无磨损和漏风”,为满足4个月定修要求,增加胶圈和阀板的同心度要求(不得大于3mm),在密封垫上方增设导料板,防止料与密封垫摩擦,从而提高使用寿命。对影响高炉运行周期的关键备件,优化尺寸和结构提高使用寿命,如溜槽、上下密衬套,在新备件到货后,提前在内侧焊接20mm螺纹钢,极大地延长了衬套的使用寿命。

    采购中心:备材供应把好关

    采购中心从备件的计划管理、招标管理、合同管理、质量管理、库房管理、备件消耗管理、备件报废下线管理等各环节制定、完善制度和流程,提高备材采购质量。同时配合设备处及炼铁厂,对影响定修周期延长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处理;对各类减速器、电机、轴承、润滑油脂等有可能影响生产的设备,与炼铁厂相关设备管理人员共同按性价比高、质量优的采购原则进行采购供应,确保其寿命周期;结合炼铁厂提出改造要求,对净油机、遥控行车等提前介入进行市场调研,以满足高炉使用。

    正是这样的团队精神,各司其职又高效协同;正是这样的系统思想,搞好专业又打好配合,让高炉定修周期延长这一系统工程,在系统的共同努力下,产生了令人刮目相看的系统效益。

    结语

    什么是路?鲁迅曾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从3个月定修延长至4个月定修,是长钢人踏踏实实走出来的追求路。其间,炼铁厂厚积薄发敢为人先,相关部门勇于担当不断超越,各个岗位职工主动担当付出艰辛努力,将台下苦磨硬练的功,绽放成人前璀璨夺目的光。

    对一个有执着目标追求的人来说,过程可能是艰难的、痛苦的;但信念告诉我们:结果一定是喜悦的、无上美好的,收获一定是丰富的、超乎想象的。在一方沃土之上,你播下什么,就一定收获什么。

    经过几年平稳运行后,4个月定修或许也将成为过去。炼铁人将继续怀揣雄心壮志,将笃行磨砺奋进转化为以定修周期延长为代表的,更多实实在在的指标提升。或许,长钢人又将再一次为新的历史涂抹浓墨重彩的一笔。

    正是在一步一步迈向更高目标的路上不懈奋斗,正是在实现更好的自己的征途中不断超越,让我们越战越勇、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