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职代会精神——典型引领蓄力发展

2021-01-12

    公司二十一届三次职代会提出:追求极低成本,强弱项、补短板、堵漏洞,确保已经实现的指标不降低、已经达到的水平不后退、已经取得的成绩不丧失,奋力开创“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高目标高追求,需要新起点上再奋斗。作为全体干部职工学习的榜样,新的一年,他们是如何给自己定目标、立标准的?如何实现高打高攀目标?今天,让我们走近“长钢工匠”、“长钢之星”、技术能手,一起感受奋进的力量。

    马翔:轧钢厂维修电工,在“海康微影杯”全国设备点检管理职业技能竞赛全国总决赛中获得第5名。

    在全国大赛中获奖,放在以前,我是想都不敢想的。但2020年,这,变成了现实。说起我的成长经历,或许大家也不会相信,我对维修电工的职业规划是在一次布置考场的经历中确定的。

    2018年以前,我的工作表现平平,甚至有过换工种的念头。2018年以后,长钢启动了三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公司营造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加上首届“首钢工匠”牛旭红的榜样示范,我渐渐在维修电工这个专业上找到了努力方向,并沉迷其中。

    2021年已经来临,作为一名电气专业人员,我有三点打算:带动更多职工参与到技能提升中来,在公司“一所一站一试点一基地”平台上,努力提升自动化专业技能人才素质。学习巴登钢厂的“不断向现状提问题”,立足岗位进行现状改进、难题攻关,带领小组成员改进现有状态,提升效率。紧跟公司脚步,与牛旭红技能大师工作室成员一起,有计划按节点完成既定的目标,充分利用好业余时间,在全厂甚至全公司掀起技能提升热潮。

    郭孝丽:设备处电气主任师,2020年度“长钢之星”之“担当之星”。

    2020年12月20日—23日,我作为裁判员之一,在“海康微影杯”全国设备点检管理职业技能竞赛全国总决赛中执裁。赛前参加了组委会组织的69人培训,最终经选拔,我幸运成为入选的35人之一。能够被这样的“幸运”垂青,离不开个人刻苦钻研,更重要的是,受益于公司的“人才强企”战略,受益于公司为职工们学技术、提技能搭建的广阔平台。

    本次执裁国赛,零距离地领略了国赛的魅力,对设备点检新技术、新科技的应用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面对职代会“提高智能制造水平”要求,作为设备处电气课题攻关小组牵头人,我将以个人有限的力量,在全公司电气工作人员中广泛推广此次竞赛成果,为提升我公司电气设备安全、稳顺、高效运行水平,培养更多优秀的电气专业人才发挥更大的价值。

    牛嘉佳:炼钢厂转炉作业区技术员,2020年度“长钢之星”之“创新之星”。

    2021年是炼钢厂指标提升年,新年新起点,新年新任务,新年新要求,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努力工作。

    作为一名转炉技术员,要在推进转炉标准化操作、指导服务方面做细做实,管控好炉况,保障生产稳顺运行。

    要高标准、高要求,在自身技能提升方面继续努力,学通学精学出成效,学以致用,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推进工艺技术进步,积极参加课题攻关,破解技术瓶颈,实现创新发展。

    扎实推进铁耗攻关,积极探索保热源、增热源、降损耗新思路、新举措、新方法,依靠技术进步突破瓶颈,瞄准公司830kg/t的铁耗目标作出新成绩。

    落实落细窄成分控制,固化现有操作经验,探索窄成分精准控制新途径,在成分收窄和钢种性能保障方面寻找最佳平衡点。

    做好传帮带,把自己好的经验和操作技巧传授给更多岗位职工,不断提升转炉冶炼操作队伍整体素质,为后续人才的培养贡献自己的力量。

    陈秀江:炼铁厂职工,第四届(2020年)“长钢工匠”。

    公司职代会结束后,我带着“长钢工匠”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回到岗位上。在班组班前会和安全会上,我认真传达了公司职代会精神。当大家听到公司在经营生产、挖潜增效、改革发展上取得的进步时,由衷地为自己以及企业感到骄傲和自豪。

    2021年,我将立足本职,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认真钻研生产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在单点教育、新型学徒教学过程中,根据学员个人情况量身打造教案,现场教授切合实际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巧,为班组培养后备力量。

    我将进一步钻研喷煤工艺,同时掌握一定的电气自动化知识,在优化喷煤工艺、降低职工劳动强度方面多下功夫,节约更多的人力用于设备维修、点检,使设备“两源”治理更科学合理、工艺更优化、系统更安全,为公司铁成本降低贡献最大的力量。

    赵攀峰:质量监督站技术设备科科长,2020年度“长钢之星”之“担当之星”。

    2021年,我将一如既往地在自己的岗位上,脚踏实地、担当创新。

    重点围绕质检升级规划,做好全自动焦煤制样、风动送样、MES、LIMS等智能化、信息化项目实施工作。

    针对一罐到底铁水检验、客户定制化需求检验能力不足等工作进行攻关,全力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希望公司能够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更多培训机会,不断提升整体素质,助力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杨光明:运输部维检作业区汽车修理工,2020年度“长钢之星”之“担当之星”。

    基层工作近30年,对于“工匠精神”,我有个明显的感受。有没有工匠精神,关键看有没有一颗安于默默无闻、执着于追求卓越的匠心。树匠心,就要坚守初心、执着专注,不能“心中长草”,要摒弃浮躁喧嚣,在本职岗位上做到专心专注、追求至精至善,将工作的每个细节做到极致。

    2021年,我将从以下三方面发挥价值。

    抓好班组安全建设。按照标准化去建设班组,统一的标准化维修流程、现场设备的定置管理和维护保养、TPM等,不断改进、实践、再改进,确保“事事有标准、事事有管理”。

    带头严格执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带头履职尽责,践行安全承诺。对于修理人员外出修理车辆,要在作业前对陌生环境先进行风险辨识,做好预防措施,保证安全。

    做好“师带徒”工作。我将以身作则,带动影响周边工友,为运输部培养优秀的汽车修理工接班人,共同为运输部、为长钢更大进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