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奋力开创“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在首钢长钢公司第二十一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党委书记董事长贾向刚
2020-12-30
各位代表、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上午,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怀林代表公司向大会作了题为《凝心聚力践初心 攻坚克难谱新篇 为实现公司“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而不懈努力》的工作报告。经过代表们热烈讨论,大家普遍认为,报告全面客观地总结了2020年及“十三五”工作,实事求是地剖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明确提出了2021年及“十四五”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操作性,我完全同意;大会还对第四届“长钢工匠”进行了命名表彰,发布了2020年度“长钢热词”;经过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职代会各项议程,即将胜利闭幕。
2020年,我们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营生产的复杂形势下,搭建起300万吨钢生产组织模式,全年实现经营利润4.63亿元,提前两个月超额完成了集团公司下达的年度经营目标,焦、铁、钢、轧工序成本全部进入行业前10名,为顺利实现“十三五”完美收官做出了积极的正贡献。
“十三五”时期,是长钢命运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关键时期。五年来,我们全面攻克钢铁行业多年持续低迷的致命影响、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期间,历史上首次停复产、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重大风险挑战,推动长钢从巨幅减亏、全面扭亏到持续盈利,创造了从濒死边缘到涅槃重生的发展奇迹;五年来,我们全力推进环保基础设施改造和超低排放治理,完成了9号高炉大修、7号连铸机直轧改造,公司硬件装备水平实现了质的提升,本质化安全和环保治理取得长足进步,长钢步入绿色发展轨道;我们“重拳出击”、“铁腕治企”,全面清理外委外包、大幅降低管理费用,持续深化“铁前一体化”、“钢后一体化”“能源管控”“TPM管理”及“挂钩考核”市场化改革,积极推进“三清晰三到位”责任体系和风控体系建设,企业治理能力有目共睹;我们深入推进优化提效和三支人才队伍建设,钢铁主业劳产率由2015年的252吨/人·年提高到2020年 750吨/人·年,干部人才队伍梯次配备和成长成才环境不断优化;我们积极解决了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逐年加大民生政策落实力度,职工人均收入实现五年翻番,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不断满足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来自内心、发自肺腑;我们从讲政治的高度、以自我革新的勇气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公司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抓班子、带队伍、保稳定能力显著增强,切实为经营生产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
五年艰辛探索、五年摸爬滚打、五年砥砺奋进、五年成就辉煌!我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党性和长钢人的血性,向集团公司和公司全体干部职工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在红色长钢永续生存和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树起了一块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里程碑”!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回首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2021年既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和新的三年任期目标的开局之年,做好2021年工作至关重要,围绕落实好本次职代会精神,我讲四点意见:
一、高起点站位,把准发展方向、做到运筹帷幄
眼界宽则思路广、心胸阔则施策准。面对未来的发展,我们既要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全局观念,也要有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的胸襟气度,科学研判“时”与“势”,辩证把握“危”与“机”,把长钢的事情办实、办好。
一是要准确判断把握形势环境,找准长钢行业坐标。“十四五”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一方面,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正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基建、先进制造业、新型消费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国家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重大工程的政策扶持,为建筑钢材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影响广泛深远,钢铁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突出,环境保护政策愈发严格,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碳达峰、碳中和”列为2021年重点工作之一,低碳发展步伐大大加快。经过五年的发展,长钢虽然巩固了品牌优势、借助集团支持和帮助,解决了重大技术难题,经营效益不断攀升,但特色产品优势尚不牢固,区域内外同质化竞争依旧激烈,我们必须理性看待“十四五”时期的发展形势,主动适应新发展格局,在现有产能基础上充分挖掘潜力,实施产品战略转型,走差异化道路,实现发展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
二是要主动融入集团战略布局,积极谋划今后工作。张功焰书记在集团公司“三创”会上明确指出,“十四五”时期总体发展目标按“3 2”安排,即前三年打牢高质量发展基础,后两年实现发展质量的转变。要求外埠企业要在追求极低成本上有新的突破,全面超越对标企业平均水平。围绕这个定位,2021年我们要坚持求生存谋发展总基调,兼顾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贯通、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以做实做优做精300万吨钢高质量运行体系为总抓手,筑牢安全环保防线,强化提升生产运行质量,着力打造极低成本优势和极致质量优势,瞄准新兴铸管武安工业区标靶不放松,纵深推进对标挖潜,从工序管控、能源管控、质量管控、资金管控等方面多管齐下,增强驾驭市场、规避风险能力,推动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夯实“十四五”发展根基。
三是要不断增强自我革新勇气,对症下药全力整改。
人到半山路更陡,船到中流浪更急。当前的长钢,正处于“十三五”目标胜利在望、承前启后的历史新起点。鲁迅先生曾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越是在取得成功的时候,越要保持清醒头脑和理性思考。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成绩背后还有一些问题和不足没有彻底根治,企业高负债率仍未得到根本改观,安全环保压力和风险依然较大,非计划停机和产品质量异议仍然时有发生,工程项目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在公司效益好转的同时,容易滋生安于现状、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消极情绪,特别是一些机关职能管理部门还存在“衙门习气”,工作作风飘浮、不接地气,服务基层的意识和能力不强。面对制约长钢高质量发展的短板,我们必须富有刀刃向内、自我革新的勇气,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办企”的长钢精神,居安思危、自我加压、再接再厉,持而不息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要严格落实安全环保主体责任,强化工程项目管理和设备信息化系统建设,保障经营生产稳定顺行,最大限度维护公司整体利益;积极争取集团多方支持,深入推进资产证券化工作,有效降低负债率,通过对症下药、刮骨疗伤,强弱项、补短板、堵漏洞,确保已经实现的指标不降低、已经达到的水平不后退、已经取得的成绩不丧失,提升“挣钱能力”,严把花钱项目审批关,从方方面面工作的进步,推动企业发展质量不断实现质的飞跃。
二、严要求落实,坚持政治引领、党建保驾护航
以高质量党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党的建设总目标,我们要保持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驾驭复杂局面、防范市场风险,坚持以高的标准、严的要求、实的作风,创新党建载体、找准党建抓手,确保政令畅通、高效协同、行稳致远。
一是始终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涵养政治生态。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与集团公司“三创”会和即将召开的“两会”,以及公司本次职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将中央和集团的战略部署、宏观规划与长钢生存发展的现实问题融会贯通,确保政治上清醒坚定;要深化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从严从实抓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不断增强干部职工对党的新思想、新理论的情感认同和价值取向;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在清单规范权限内行使权力,防范决策风险;巩固2020年自查自纠和专项整治成果,不断在自我检视中发现和改进问题,促进工作提升;认真学习贯彻北京市国资委和集团公司警示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以案为鉴、以案促改”,强化对干部职工“8小时以内” “8小时以外”全方位监管,教育党员干部强党性、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引导职工群众增强法纪意识和规矩意识、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秩序。
二是引深学巴钢经验促指标提升工作,筑牢战斗堡垒。
公司各级党组织要在谋划工作、履行职能和自身建设上,主动对接公司党政决策部署,特别是2021年要将引深“学巴钢经验·促指标提升”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党组织书记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责任,从政治上保障、思想上引导、组织上推动,确保落实见效。自2021年元月份起,各单位党组织要按月度、季度分解目标任务,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确保每项工作、每条措施对“打指标、创效益”都有支撑作用,在持续“爬坡过坎”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螺旋式上升、取得新的进步;2021年年底,公司党委将组织研讨交流、评价考核和总结表彰,将各单位指标提升工作成效,作为检验党建工作水平高低的标准,使党建工作由“软指标”变为“硬指标”,在全公司营造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追求卓越的浓厚氛围,培育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韧劲和耐力。
三是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增强身份意识。
要以坚定党员队伍政治信仰、铸魂育人、凝神聚气为目标,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搞好党员队伍“头脑里的建设”,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党员队伍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教育引导党员补足精神之‘钙’,铸牢思想之‘魂’,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深化认识中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党员队伍贯彻落实公司决策部署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持续深入开展“过政治生日、忆入党初心”主题实践活动和党员思想汇报工作,在党员教育管理上,要动真碰硬、奖优罚劣、形成闭环,真正把党员组织起来、凝聚起来,增强党员的身份意识和责任感,使党员自觉接受党组织的工作安排和管理监督,争当学习上的典范、工作上的行家里手和服务职工的贴心人,在职工群众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员队伍政治素质的不断提升为根本途径,把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更加坚强有力。
三、多层次推进,锤炼职工队伍、激发内在活力
绳短不能汲深井,水浅难以载大舟。长钢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对干部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秉持“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根本因素”的理念,把实现人的价值与公司改革发展有机统一,为建设百年长钢储备人才。
一是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激励干部立志成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人导向最重要、最根本、也最管用”,“对干部最大的激励是正确用人导向,用好一个人能激励一大片”。近年来,我们更多地考虑“该用谁”而不是“谁该用”,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人事相宜,逐步实现了干部队伍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将干部队伍职业生涯规划融入公司健康快速发展进程中。公司党委将在强化责任约束的同时鼓励创新、宽容失误,切实为勇于负责的干部负责、为勇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抓敢管的干部撑腰,激励广大干部增强提升能力、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高度珍视党组织的信任,不负党组织重托,当好公司改革发展的排头兵和实干家;新任职的年轻干部要勇挑重担、敢于担当,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在艰苦历练中增长新本领、在积极作为中创造新业绩。
二是搭建更多更好平台,鼓励职工技能成才。
技术工人队伍也是支撑长钢制造、长钢创造的一支重要力量,我们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利用“一所一站一试点”、“一基地一大师工作室”平台,加大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力度;建立健全一岗多能补贴制度,鼓励职工提高技术和技能等级;探索建立“企业技师”评聘机制,进一步畅通技能职务晋升通道;实施为期三年(2021-2023)的技术、技能提升行动,持续推动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组织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鼓励职工立足岗位学知识提技能;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管理机制,发挥技能大师工作室及首钢工匠、长钢工匠的引导、示范和辐射作用;让从事一线生产工作的职工看得到希望、摸得到前程、体现出价值。
三是用好用活激励机制,发挥“杠杆”撬动作用。
落实集团公司“坚持工资总额决定机制不动摇”的要求,持续深化薪酬激励机制改革,坚持“效益决定收入,贡献决定分配”的考核原则,落实“全员挣工资”理念,把有效激励与合理约束有机结合起来,使有限的激励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激励效能;深入推进择优升级工作,让素质优良、业绩突出、贡献较大的职工更多地享受到企业发展红利,激励广大职工主动向标兵看齐,在公司改革、发展、稳定的洪流中,以实际行动创优工作业绩、实现自身价值;加大先进典型的选树和激励力度,使“长钢之星”熠熠生辉、“长钢工匠”出类拔萃、“长钢劳模”卓尔不凡、“优秀青年”头角峥嵘,在全体职工中彰显榜样的力量和示范带动作用。
四、全方位保障,传递民生温度、建设幸福长钢
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是最大的政治。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躬身践行“为长钢谋发展、为职工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凝聚职工奋进力量,将企业发展成果惠及职工,将民生温度传遍千家万户、让十里钢城充满幸福。
一是切实把握职工群众思想脉搏。
各级党组织要贯彻好新时代群众路线,与职工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真正做到用心开展工作、用情倾听民意、用脑审问慎思、用脚丈量距离,经常性开展职工思想调研,带着感情深入基层,与职工零距离接触,详细了解职工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生活中存在的困难、思想上解不开的“疙瘩”,善于透过职工思想变化的“现象”,看清楚企业管理机制的“本质”,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党组织作为与职工所思所盼相统一;要将职工群众对企业发展的建设性意见建议提上重要议事日程,鼓励职工积极参与企业管理,多出金点子、多想好办法,充分发挥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和主力军作用,汇聚起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
二是开展帮扶救助活动、提升服务水平。
做实长钢公司“夏送清凉”、“金秋助学”、“暖冬工程”、“职工过生日”慰问等一系列惠民品牌活动,特别是借助“两节”、“七一”、“重阳”等传统节日契机,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帮扶救助和对特殊群体的人文关怀;持续落实职工餐补政策,进一步提升职工工作餐、通勤、洗浴等方面的服务质量,不断改善生活区居住条件和环境;用好用足国家政策,积极协调地方政府部门,为长钢住房困难的居民最大程度争取保障性住房,解决后顾之忧;严格落实地方政府和集团总体要求,高度关注国内外疫情动态,常态化落实好防控措施,加大宣传引导,坚持慎终如始,筑牢公司疫情防控“堤坝”,确保职工在清洁卫生的环境中工作,全力保障职工及家属安全健康,让职工群众乐享幸福生活。
三是不断丰富职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长钢建厂75周年,也是公司“十四五”开局之年,各级党组织要利用好这些契机,组织开展“百炼成钢”主题活动,通过讲党史厂史、举办红歌比赛、开展宣传和征文活动,高举红色旗帜、继承红色传统、发扬红色长钢企业精神,激发全体干部职工爱党、爱企情怀;持续打造组织职工、联系职工、服务职工的网络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多种方式,举办丰富多彩的“两节”文化活动和消夏活动,充分展现红色长钢的文化内涵和新形势下职工群众的精气神;管好用好公司现有的各类文体活动阵地,做好篮球场馆的管理工作,积极创造有利条件,更多更好地举办职工文化活动,不断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各位代表、同志们: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新的历史使命赋予我们新的责任担当,只要我们把准政治方向、瞄准发展目标、施准治企策略,就一定能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开创“十四五”发展新局面。让我们以“钢铁”之名义,锻造铮铮铁骨、共创美好未来!
值此2021年元旦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我谨代表公司党政工团,祝愿各位代表及全体干部职工和家属新年快乐、身体健康、生活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