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优做强钢铁业 奋力实现新突破

2018-01-26
    聚焦“两会”凝共识,时不我待布局忙。连日来,集团钢铁板块各单位迅速行动,层层传达学习、深入贯彻集团党委扩大会和职代会精神,统一思想、明确思路、制定措施。干部职工表示,要增强定力,瞄准一流,持续推进“制造+服务”,持续对标找差补齐短板,持续强化板块协同,做强制造,做精产品,做大市场,做优服务,实现质量、效率和效益的全面提升,确保完成今年各项任务目标。<Br>
    “我们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各单位坚持以学习贯彻为首要任务,组织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认清形势,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攻坚克难的信心,努力画出最大同心圆。股份公司在领导班子率先学习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方式推动学习活动进一线、到岗位,把职工的思想和行动切实凝聚到“两会”精神上来。全国劳动模范、股份公司炼钢作业部一炼钢白班作业长郭玉明表示,2017年首钢取得的成绩令人振奋,我们团队在转炉碳氧积攻关方面的内容写进报告,既令人激动,又激励我们取得更好的成绩。长钢公司组织全体职工积极讨论,刚刚获得“首钢之星”称号的炼铁厂八高炉值班工长王晓东说:“集团‘两会’就是冲锋号,我将把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转化为下一步扎根炉前、苦干实干的动力,在精细操作、优化指标及安全生产等方面为公司转型发展多贡献力量。”通钢公司干部职工在备受鼓舞的同时,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责任,表示2018年是通钢公司稳固效益基础、实现更好更优生存发展的决胜年,要全力以赴落实好集团工作部署。矿业公司把贯彻“两会”精神的过程作为不断提振士气、汇聚正能量的过程。地采自动化团队带头人、“全国百姓学习之星”马著说:“一项项部署,一个个举措,是励志图强的决心,是扬帆起航的号角。我要从过去的成绩中汲取继续前进的力量,巩固井下电机车自动运行方面的技术优势,实现新突破,打造首钢行业品牌。”<Br>
    “要有向一流水平看齐的意识,要有跨越‘跟随’实现‘引领’的勇气”——各单位坚持以思想引领为核心,围绕“两会”关于承担新使命、确立新坐标、找准新矛盾、勇于新作为的总体要求,深入研讨、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提出各自目标任务,明确下步工作思路。<Br>
    1月24日、25日,京唐公司先后召开本单位党委扩大会和职代会,提出要把握“夯基础,学先进,提能力,促发展”工作主线,坚持党建引领、坚持深化改革、坚持创新驱动、坚持全员提素,提升系统管控能力、提升精益制造能力、提升全员创新能力,提升品牌影响力,团结一心、攻坚克难,不断提高发展质量,满足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启全面实现“四个一流”目标新征程,向建成最具世界影响力钢铁厂目标迈进。首秦公司表示,在新的发展征程上,要认清形势,抢抓机遇,担当使命,强化作风不松劲,系统思维抓落实,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凝心聚力、砥砺前行,推动转型发展实现更好更快更优。水钢公司将积极推动转型升级和流程优化,抢抓新机遇,转方式、转动能、调结构、提质量,众志成城坚决打赢“提素、提质、提效”大会战,建设“绿色工厂、智能工厂”,打造贵州省工业旅游示范点,交出一份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答卷。贵钢公司表示要树立大局意识,提升执行能力、强化钢业运营基础,确保生产顺稳运行、坚持钢业做特做强,促进非钢产业发展、加快老区开发,展现新形象。中首公司提出要从动力方面求变,以体制机制变革为引领,做优做强钢铁技术服务业,大力拓展能源环保、建筑市政业务领域,推进三个分公司实现市场化,逐步做大做强,抓住“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借船出海走出去,开发国际市场。<Br>
    “让基层的‘炉火’烧得更旺、温度更高、能量更大”——各单位坚持以改革创新为主线,围绕首钢“两会”关于着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面提高质量效益的部署,在破瓶颈、补短板、强弱项等方面汇集基层智慧,明确重点工作,制定可行措施。股份公司深入分析面临的形势和机遇,要全力打造成本、技术、品牌、管理等优势,持续强化板块协同,保持上下同欲、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生产出高附加值、高质量的产品,以更低的成本、更优的质量和技术服务不断拓市场、树品牌、增效益,为迎接首钢建厂百年,再创首钢新辉煌作出更大贡献。长钢公司认真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出一切从实际出发,躬下身、沉下心,下笨功夫夯实基础;推进管理创新,强化资金管理,精准找差距、精细定措施、精确补短板,全员、全流程、全要素降本增效,深入在无人值守、生产组织等项目上推陈出新。通钢公司提出要努力建设自强通钢、创新通钢、绿色通钢和文化通钢,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步伐,深化薪酬分配机制改革,充分释放市场活力;推行定量化思维和数据化管理,提升管理能力;抓好安全环保、规模效益释放、降本增效、转型发展,夯实盈利根基;持续加强党的建设,促进职工素质提升,营造和谐稳定氛围。矿业公司于1月25日召开职代会,提出矿产主业要深挖潜力提高保供效益,扎实推进“百元选厂”等工程,降低精矿粉制造成本;推进马城铁矿等战略性资源接替工作,提升服务大局能力;发展好资源综合利用和相关产业,成为新经济增长点。坚持“一群人一件事,一起拼一定赢”理念,组织各类职工创新工作室持续攻关、再创佳绩。<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