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患者命悬一线,首钢长钢医院力挽狂澜四小时生死搏斗!
2025-09-24
“长时间的持续胸外按压,体力几乎耗尽,但只要还有一线希望,我们绝不轻言放弃!”这句发自肺腑的感慨,来自首钢长钢医院心内科主任崔健的讲述,对于那个看似平常、却又惊心动魄的清晨,她依然历历在目。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牵动急诊科、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手术室乃至远程专家的多学科心梗救援现场,共同见证生命奇迹的发生……
在清晨的阳光中,心内科刚刚完成交班,工作氛围宁静有序。突然,急诊科打来紧急电话:“男性患者,57岁,突发胸痛伴大汗,烦躁不安,血压持续下降……”心内科值班医师立刻奔赴现场。心电图提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已出现心源性休克,全身湿冷、口唇紫绀,生命垂危。医护人员迅速予以“一包药”负荷、静脉肝素抗凝,并立即开展冠脉介入治疗。
冠脉造影结果显示,患者冠状动脉严重三支病变,累及前降支开口,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风险极高。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并取得同意后,心内科团队果断实施介入治疗。手术过程中,患者多次出现心跳骤停,医护人员持续进行胸外按压、电除颤和药物抢救,在持续四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没有人轻言放弃。通过远程支援的北京安贞医院孙主任实时指导,团队最终成功植入四枚支架,闭塞血管恢复血流,患者心跳、血压逐渐平稳,意识转为清晰——生命的奇迹,在信念与专业的坚守中诞生。
尽管手术初见成效,患者仍面临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等多重威胁。为确保后续治疗安全,心内科团队果断实施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心脏功能。在设备有限、患者不宜转运的困境中,专家带队支援,顺利置入IABP。术后患者生命体征逐步稳定,肢体回暖,氧饱和度回升至95%以上,所有指标持续向好。
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后,医护团队日夜坚守,精细管理抗凝、容量、呼吸及肢体康复等每一个环节。从急诊初诊到心内科导管介入室,再到IABP置入和重症监护,整个流程高效协同、环环相扣。四周后,患者终于转危为安,康复出院。
这场生命奇迹的背后,是首钢长钢医院多学科团队精湛的技术、无私的协作与绝不放弃的信念,也是医患之间深厚的信任与托付。每一台急诊手术都是无法预演的战斗,而每一次坚持,都在践行着“守护生命,永不言弃”的医者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