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岗位 持“质”以恒| 坚守好每一个细节——记炼铁厂梁栋


2025-09-23

在钢铁生产的“咽喉”环节——炼铁厂烧结作业区,有这样一群默默耕耘的守护者。他们以炉为伴,与数据同行,用严谨与执着书写着钢铁人的责任与担当,烧结作业区作业长梁栋便是其中的一位。

作为工艺出身的“老烧结”,梁栋深耕工艺质量领域二十余年,一手过硬的技术和“吹毛求疵”的较真劲儿,作业区无人不晓。“数据差0.1%都不行,工艺参数必须精准到小数点后两位。”这是梁栋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二十多年来的工作准则。

熔剂结构调整期间,为平衡轻烧白云石粉与活性石灰配比,梁栋连续三天守在中控室。他拿着计算器反复测算变料时间节点,每小时核对一次数据,哪怕深夜也准时打电话叮嘱巡检员重点关注熔剂料仓温度。“变料就像给病人换药,一步错可能满盘皆输。”在他的精准把控下,烧结矿化学成分平稳过渡,未出现波动。

此前,4号烧结机经过大修改造,料层厚度虽然已经提高到800mm,但距行业先进水平仍有差距,提高烧结料层厚度既能降低燃耗又能改善质量。“必须把料层厚度提上去!”梁栋带着工艺组一头扎进改造方案里。从绘制图纸到选择材料,他逐字逐句审核技术参数,连料面整形装置的钢板角度都反复推敲。“140度的梯形角,既能保证布料均匀,又能减少漏料,多1度少1度都达不到最佳效果。”他拿着量角器在现场比对,汗水浸湿了工装也浑然不觉。

改造恰逢4号烧结机检修,为不影响生产进度,白天,他在现场指挥安装超栏板布料整形平料器,手把手教焊工调整钢板角度;晚上,他回到办公室整理数据,优化焦粉配比方案。当改造完成,料层厚度成功达到830mm时,梁栋摸着刚安装好的平料器,露出了笑容。

在梁栋的带动下,作业区的年轻人也纷纷养成了“较真儿”的习惯。技术员小高记得,有次皮带秤数据出现细微偏差,梁栋带着他校准了三遍,直到数据完全精准。烧结是良心活儿,差一点都可能影响钢材质量。正是这份严谨,让每一个数据都得以精准控制。

从碱度稳定率的精准把控,到FeO指标的持续优化,再到4号烧结机的改造突破,梁栋和他的团队用实干诠释着“质量第一”的理念。在烧结作业区,还有和他一样的守护者:默默跟踪进出料平衡的赵师傅,凌晨三点仍在调整筛分系统的张师傅,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用每一个细节的坚守,为钢铁质量筑牢了根基。

质量月的脚步虽在前行,但这些“烧结匠人”的匠心从未停歇。他们以炉火为证,以数据为凭,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质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