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不褪色| 连铸“尖兵”——记退伍军人、炼钢厂王日


2025-08-25

面前是1550摄氏度高温钢水的炙烤,背后是大功率鼓风机的直吹,无论是高温难耐的夏季还是寒风刺骨的严冬,一身阻燃服,一双劳保皮靴,一顶安全帽和一具面罩,这就是炼钢厂连铸作业区拉钢平台的真实写照。在钢水红光与机械轰鸣间,有一个年轻人像站军姿一样左手操作控制器,右手紧握捞渣棒,目光炯炯盯着结晶器口的钢水液面波动,他眼神锐利如鹰,动作精准如钟,他就是炼钢厂连铸作业区拉钢工王日,一位优秀的退伍军人。

2020年王日退伍后,作为长钢子弟的他对长钢有一种别样的情愫,毅然选择了回到自己的家乡,从此从绿色的军营转到红色的长钢,转变的是身份和岗位,不变的是那份敢于战斗的信心和甘于奉献的初心。

初到岗位时,面对高温的环境、复杂的设备和机器轰鸣的场景,信心十足的他一度手足无措。看着一炉炉钢水在师傅们的精心操作下变成一根根火红的钢坯时,他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学出个样子来!

“拉钢工是连铸生产的神经中枢,既要盯紧钢水温度、拉速的变化,又要操作好设备,丝毫马虎不得”。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他很快融入并爱上了这个岗位。于是他白天在岗位上跟着师傅学技术,晚上回家看书学理论,遇到不懂的问题,《连铸500问》成了他最亲密的伙伴,这也养成了他随手记笔记的好习惯。师傅说的操作要领、伙伴说的异常情况、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设备的维护保养、安全隐患的辨识,都成了他的“囊”中之物,密密麻麻也只有他能看明白。

每天上班他总比别人早到现场一个小时,下班迟走一个小时,他也从其他班组的师傅们身上学到了宝贵的操作经验,三个月,不仅熟练掌握了拉钢技巧,还总结出了自己的“稳拉速,横控温、勤观察”的操作口诀。

一次,在正常拉钢的过程中,细心的王日发现结晶器液位波动异常,钢水有上溢现象,千钧一发之际,他丝毫没有慌乱,凭借着部队练就的应急反应能力,迅速用堵锥堵流,随即听见台下有人喊顶坯了,他二话没说,一个箭步飞奔到台下帮助处理紧急情况,短短的2分钟,钢坯恢复了正常运行,他又跑到台上,用引流管将二流引开,看着接口坯顺利通过拉矫机,那颗悬着的心才得以落地。

在带徒弟方面,他要求极其严格,操作规程要做到倒背如流,工器具的检查要一丝不苟,安全隐患的排查要追踪到底,他和他的徒弟们像兄弟、似战友,将拉钢平台作为阵地,共同保障生产。他鼓励职工积极参与小改小革,提出合理化建议,去年通过合理化建议的实施为作业区节约费用5万元。

这就是王日,一名优秀的退伍军人,从军营到作业区,从迷彩绿到工装蓝,他迅速转变身份,但那份责任和担当始终不变。他将继续用军人的严谨、坚韧和奉献,在连铸生产线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