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不褪色| 平凡岗位续写军人本色——记退伍军人、炼铁厂李鹏波


2025-08-13

在炼铁厂八高炉作业区的槽下皮带通廊里,槽下设备维护岗位职工李鹏波正俯身检查设备,安全帽下的眼神沉静专注,透着二十多年槽下设备维护岗位磨砺出的沉稳。2002年,脱下军装的李鹏波换上工装,来到炼铁厂高炉槽下岗位。面对陌生的作业环境和复杂的设备系统,他将军人血液中那股不怕苦、不服输的韧劲融入工作,勤勉尽责,敬业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接续奋斗,生动诠释着退伍军人的本色与担当。

槽下设备的稳定运行是高炉正常生产的关键。李鹏波工作细致入微,善于洞察,每天手持测温仪、手电筒等工具,穿行于皮带、振动筛和给料机之间认真巡检。日常巡查中,他从不遗漏任何一个细节,小至一颗螺丝的松动,大至设备的潜在故障,总能被其敏锐捕捉。一次巡检中,他察觉焦2带头轮传动侧轴承发出轻微异响,凭借丰富经验,判断轴承内部可能存在隐患。他立即上报并配合维修人员停机检查,果然发现9颗滚珠磨损。若不及时处理,极可能引发皮带停机,影响生产。李鹏波积极协助维护人员完成更换前的准备工作,在团队协作下,仅用一个半小时便成功更换头轮,彻底消除了设备隐患。

“一引领两融合·做表率当先锋”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李鹏波从优化设备维护的具体环节入手,扎实推进每一项工作。此前,主机房减速器的密封圈损耗严重,影响设备安全运行。李鹏波与班组人员蹲守现场,发现症结在于减速器排气孔孔径过小,极易堵塞。一旦排气不畅,减速器内气体无法排出导致温度升高,进而加剧密封圈损耗。找到问题后,李鹏波结合现场实际,提出自制排气装置的构想。他选用钢管和钢制弯头作为材料,经反复试验和改进,最终成功制作出“T”型排气孔。改造后经持续观察,减速器运行状况显著改善,温度稳定,密封圈损耗大幅降低。针对主皮带洒料难清理的问题,他还创新制作了“滑梯”式挡料板槽,使洒落物料沿板槽自动滑出凹槽,避免在密闭空间堆积,轻松化解了清料难题。

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钻一行。抱定这样的信念,他不断努力,不懈追求,以实干与钻研在岗位上发光发热,用军人的坚韧和执着,书写着新时代炼铁人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