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不褪色| 军人本色在岗位上闪光——记退伍军人、轧钢厂李易


2025-08-12

李易是轧钢厂棒线作业区高线精整组丁班带班长。在高线精整组,他既是最年轻的带班长,也是最年轻的生产骨干。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参加工作十三年来,他始终延续着“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本色——工作中冲锋在前、攻坚克难,带领班组人员凝心聚力、立足岗位,深挖潜力增效益,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共产党员的担当。

革新改造是降本增效的有效路径。在高速线材生产中,线材集卷成型及收集是关键环节,而托盘升降装置作为集卷系统的重要组成,负责承接风冷后成型的线卷。不过,高线精整所用的托盘升降装置,在从高位到低位接料时,常出现托盘电机及抱闸负载过大的问题,不仅导致二者故障频发,影响托盘装置平稳运行,更制约着高线生产的安全高效推进。

李易与维修组人员实地观察后发现:吐丝机产出的线卷经风冷辊道运输,在辊道末端落入集卷筒,再由底部托盘升降装置的托盘接卷——托盘是成型盘卷的支承部件。一包盘卷约2吨,单个托盘自重2吨且配有两个托盘,而托盘电机承载范围为0-6吨,负载变化幅度过大,正是生产中电机电流居高不下的“症结”所在。

为此,李易提出通过缩小电机承载变化范围,改善电流不稳定或瞬时过大问题,决定为原有托盘升降装置加装配重。改造中,他在不改变装置及集卷站整体结构的前提下,利用现有集卷系统空间增设一套配重。改造后成效显著:托盘电机负载变化范围大幅缩小,电流从75A降至32A,设备性能趋于稳定,故障率显著降低,生产中的设备隐患有效消除,充分满足了高线生产需求。

在投身革新改造的同时,李易也积极发挥老职工技术优势和经验优势,用心做好新入职大学生的“传帮带”工作,助力他们快速融入生产。他将多年积累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倾囊相授,毫无保留地分享给新人,通过言传身教帮他们熟悉岗位技能、掌握工作技巧,全面提升操作水平。新人实操遇难题时,他总能耐心指导、及时答疑,直到对方完全掌握,为高线精整组生产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