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不褪色| 做一个“响当当的兵”——记退伍军人、焦化厂李文斌
2025-08-11
从军营到工厂,从保家卫国到守护蓝天,李文斌始终以军人的铁血担当与赤诚初心,在钢铁战线上书写新的篇章。作为焦化厂环保工作的“排头兵”,他立志攻克脱硫脱硝技术难关,用汗水与智慧捋顺生产工序,确保环保工作达标,用实际行动证明:脱下军装,自己依然是一个响当当的兵。
三年的军旅生涯,锤炼出雷厉风行的作风与攻坚克难的韧劲。退役后,他选择投身钢铁建设,成为焦化厂炼焦作业区的一名职工。
在李文斌看来,炼焦作业区是环保治理的重点,必须把军人的战斗精神带到环保工作中。脱硫脱硝工艺复杂,设备故障时有发生,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数据异常。初到岗位时,李文斌对除尘技术一知半解,但他没有退缩。白天泡在现场,跟着师傅学习设备原理,夜晚挑灯研读工艺流程。短短半年时间,他从“门外汉”蜕变为“行家里手”。对脱硫塔、脱硝反应器的构造与运行参数了如指掌。同事感叹:“李工那股子钻研的劲儿,就和在部队时一模一样。”
面对生产难题,他发扬军人的韧劲,坚持破解“卡脖子”难题。脱硫脱硝是焦化厂环保的核心环节,但技术瓶颈长期制约着治理效果。某次设备改造中,脱硫系统因催化剂堵塞失效导致指标波动。李文斌主动请缨,带领班组展开攻坚。他连续三天三夜守在现场,逐帧分析监测数据,最终发现是氨水喷淋安装位置存在偏差。他结合流体力学原理,重新设计安装了喷淋位置,使脱硫效率明显改善。这项创新不仅为企业节省数十万元成本,更有效保障了指标的稳定。
2023年,厂里引进新型脱硫工艺,但试运行期间问题频发。李文斌没有依赖厂家技术人员,而是效仿部队“战术推演”,组织班组模拟气流走向、分析堵塞成因。他提出“逆向吹扫 分段清淤”方案,亲自钻进高温狭小的灰仓内指导作业,连续奋战十余小时完成改造。当系统顺畅运行时,他满身灰渍却笑得爽朗:“战场上能打胜仗,治污战场上照样能啃硬骨头!”
环保治理不能仅靠“突击攻坚”,必须构建系统性管理机制。李文斌借鉴军队标准化管理模式,建立“三级巡检 闭环整改”制度:每班次对脱硫脱硝设备进行三级巡检,发现隐患立即组织整改。形成“发现问题—恢复整改—复核验收”闭环链条。同时,他创新性地将环保指标纳入班组绩效考核,激发全员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在工艺优化上,他牵头开展“微指标”活动。通过优化氢氧化钙喷淋工艺,减少药剂消耗量,既节能又促进了生产;改造废水循环系统,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大幅提升。
如今,在脱硫脱硝中控室,李文斌紧盯实时数据,眼中透着坚定:“军装脱了,但‘兵’的使命不能丢。必须保证各项指标合格。”从军营到工厂,从战士到环保先锋,在企业发展的征程中,他会继续做一个冲锋在前的“响当当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