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经营生产新成效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系列报道(四)| 逆势攻坚显韧性 创新求变谋发展——公司上下奋力攻坚上半年经营生产工作
2025-08-06
上半年,公司自发电比例多次刷新纪录;实施“一机双线”直轧生产模式,6月直轧量、工序能耗,均创历史最好水平;进口矿跑赢普指;钢材销售跑赢市场;长铁绿能物流园社会运输运量同比增长78%……
2025年上半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市场形势,公司深入贯彻首钢集团“两会”精神、长钢第八次党代会和二十二届五次职代会的决策部署及目标任务,落实“八个注重”经营方针,以“效率、效益”为抓手,以“四个极致”为指引,聚焦“双百工程”,深入开展“一引领两融合”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全体干部职工咬定目标不放松,在挑战中寻机遇、在困境中谋突破,全力推进高炉恢复、降本增效、技术创新等重点工作,10项指标28次打破历史最好纪录,整体工作呈现“稳中有进、持续向好”态势。
锚定目标 科学组织 经营生产稳中有进
高炉顺稳运行是钢铁企业的生命线。面对高炉波动带来的严峻挑战,公司将高炉恢复确立为“当前经营生产的首要任务”,作为扭转局面的关键突破口。
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春生多次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高炉恢复工作,围绕高炉逐步强化推动系统强化。”按照这一部署,一场跨工序协同战全面打响。铁前各单位全力提供外围保障,各工序围绕高炉强化节奏同步跟进,形成了系统攻坚合力。
——焦化工序,持续优化配煤结构,反复调整配比方案,在确保焦炭质量前提下,降低吨焦成本;
——炼铁工序,加强工艺纪律监督,完善“攻守退”工艺制度,稳妥推进高炉优化调整,实现了高炉稳定恢复,铁水产量和质量稳中有升;
——炼钢工序,通过强化工艺操作和标准化管理,钢坯产量和质量稳定性显著提升,转炉冶炼周期创历史最优;
——轧钢工序,加强工序联动,优化坯材衔接,实施“一机双线”直轧生产模式,充分发挥直轧效能,6月份直轧量、工序能耗,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公司其他工序紧紧咬住年度和月度目标任务,科学分解指标,强化过程管控,用一项项突破性数据书写着自己的答卷:公司自发电比例连续3个月刷新纪录;吨钢综合能耗较计划降低5.50kgce;进口矿跑赢普指比计划好3.10美元;销售跑赢市场0.39%,为全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注入强心剂。
对标挖潜 降本增效 经营韧性持续增强
围绕降低铁成本、提高钢材单利和跑赢市场三大关键,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程向前要求,“发挥系统优势,全流程、全工序发力,确保与行业缩差,排名位次前移”。各单位积极选取标杆,真对标、对真标,起草缩差方案,锚定主要工序指标达到行业50分位目标奋力攻坚,大力推进“双百工程”。
焦化厂将对标与创新深度结合引领管理提升,从优化配煤结构、降低能源消耗和备材修理费方面提出具体措施,上半年完成技术攻关项目3项,征集管理创新课题14项。轧钢厂坚持对标找差,从负差稳定性、通调尺寸均匀性入手,对Ф25mm螺成品试用高速钢轧辊,改善棒材负差波动较大的问题,直轧时稳定各流和头尾温度,1—6月,12螺成材指标提高0.27%,14螺成材指标提高0.18%;高棒作业区完善锚杆钢、圆钢甩活套轧制工艺,1—6月锚杆钢综合成材率提高0.18%。
与此同时,面对市场下行压力,公司坚持“对标永远在路上”的理念,坚持把降本增效作为提升经营韧性的核心抓手,持续推进相关工作,制定并下发了《首钢长钢公司2025年对标挖潜、降本增效任务安排》,层层压实责任,构建起覆盖全流程、全要素的降本体系,并配套实施奖励机制,激励全员立足岗位、创新创效,3—6月份完成任务的52%。
——炼钢厂聚焦极低成本生产目标,锻长板、补短板,攻关生产瓶颈问题,炼钢工序能耗、合金消耗较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降低;职工创新工作室研发的第三代中包烘烤装置,烘烤周期缩短40分钟,年节约煤气费用156万元。
——采购中心紧盯大宗物料价格波动,创新实施“波段采购 物流优化”组合策略,抓住铁路运价调整窗口期,按照到厂成本最优原则,动态平衡进口矿发运模式,通过长铁绿能物流园发运进口矿比例提高至65%,物流成本同比降低10.05元/吨,铁运占比84.81%,集装箱运输增效显著。
——坚定推进极致能效管理,实现煤气“全量回收、高效利用”,提升能源体系的平衡优化能力。1月份,富余煤气双超发电项目顺利试车,新立项技改项目全面推行“双示范”工程建设,以争创“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厂”为契机,系统开展能效诊断工作,推动各工序能耗向标杆水平迈进。
通过系统推进对标挖潜、降本增效,公司有效对冲了外部市场减利因素,增强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技术创新 数智赋能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公司围绕稳产、提效、降本核心目标,以“两个中心”为平台,以技术攻关为抓手,依托“四级创新”机制,充分挖掘各层面的创新潜力,推动创新能力提升,解决卡点、堵点、痛点问题,全面提升效率效益,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
——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全员创新。公司持续优化技术创新组织架构,强化“两个中心”建设,形成了以新产品开发部和生产技术处为主体的科技项目研发体系,以二级单位为主体的技术攻关体系,以班组和岗位职工为主体的群众性创新体系。通过“揭榜挂帅”“院企合作”“校企合作”等方式,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科技项目立项与研发投入显著增长。2025年1月,公司共立项科技项目24项,研发强度较计划提高0.59个百分点。
——技术攻关项目稳步推进。上半年,共立项技术攻关项目39项,涵盖炼铁、炼钢、轧钢等关键工序,重点解决生产中的“卡点、堵点、痛点”问题。
——新产品开发体系持续完善。公司加快新产品研发,完善“产、销、学、研、用”五位一体研发体系,推动产品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2025年上半年,公司申报专利28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21项专利获得授权。HRB630E高强钢筋首次实现工程项目应用。
——生产制造数据采集平台及智慧园区网络建设。4月2日,公司正式启动该平台建设,涵盖铁前、炼钢、轧钢MES系统、制造管理系统、实验室管理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等核心系统。同步推进数据中心机房投运后的网络架构改造和信息系统迁移,夯实数据基础,深化智能应用,优化生产工艺,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智支撑。
党建引领 凝聚合力 关键指标稳步提升
上半年,公司党委、各级党组织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认真贯彻集团“两会”和公司职代会精神,以“一引领两融合”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为总抓手,加大技术创新引领力度,助推以高炉为中心的生产系统顺稳运行水平不断提升,富余煤气双超发电项目达产达效,“两降一提升”目标要求成为全体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攻坚克难、推动发展的强大动能。
公司党委深入贯彻集团党委提出的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结合实际,开展“决胜收官做表率·新质领航当先锋”创先争优活动,推进“强党建、促改革”专项行动,细化落实措施,确保集团党委的决策部署一贯到底、落地落实。上半年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宣讲47场,重点项目26个,组建创新工作室、创新团队、攻关小组72个,参与攻关728人次,确定攻关项目123个。
炼铁厂党委制定《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任务安排》,从7方面安排部署18项重点工作、制定66条具体措施。聚焦公司、厂职代会全年重点工作,分解落实,每月持续跟踪落实。抓实“一引领两融合·做表率当先锋”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组织立项技术创新5项,管理创新19项,党员课题攻关6项,征集合理化建议82项,创造经济效益40余万元。
炼钢厂党委围绕年度总体经营目标任务,突出关键指标和重点环节把控,制定《炼钢厂2025年“学巴钢经验、促长钢发展”指标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制定厂级指标9项,作业区级指标25项,班组级指标64项,岗位级指标88项,形成指标逐级支撑、逐层分解、逐层保障责任体系网,把“做实”的要求贯穿于学巴钢工作全过程。
同时,开展创新“夺旗”竞赛党建品牌,通过优化考核评价组织机构、优化考核评价指标和方式、优化党建检查程序、优化考核结果运用,完善党建考核评价体系,持续打造创先争优“夺旗”竞赛党建特色品牌。
万里征程风正劲,千钧重任再奋蹄。时间的指针已经指向年度“下半程”,面对严峻的钢铁市场形势,公司将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双百工程”目标攻坚,深化极低成本运行与对标缩差,咬定目标、稳中求进,奋力书写全年经营生产“后半篇”文章,以新质生产力培育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力冲刺年度经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