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以经营生产新成效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系列报道(一)| 非钢产业勇“蹚”创新路


2025-07-03

装载车辆往返穿梭进行吊装作业,色彩斑斓的集装箱整齐码放,一台蓝色内燃机车牵引的货运班列正在快速装运、整装待发……走进长铁绿能物流园,一派忙碌的景象跃然眼前。今年6月份,社会运输发运量、收入,均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钢铁行业面临诸多挑战和变革。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想方设法创效益成为了各企业应对市场挑战的“砝码”,拓展非钢产业的增利空间便是其中之一:多元化经营,降低对钢材行业单一产品的依赖,提高收入和盈利水平。

公司第二十二届职工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明确要求,要深化市场化改革,推动非钢辅业健康发展。按照“成熟一家推进一家”的原则推进非钢辅业市场化改革;充分盘活公司现有的钢铁主业低效无效资产资源,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为积极落实省、市“公转铁”的部署,依托首钢长钢铁路专用线、接轨国铁太焦线长治北车站的优势,利用旧区土地和铁路资源,2023年8月,成立了山西长铁绿能物流园有限公司。2024年1月24日,在长铁绿能物流园设立山东港口山西(长治)内陆港。物流园区规划占地约1700亩,计划建设智慧仓储物流区、综合办公区、集装箱装卸发运区、冶金机械制作板块、综合资源循环利用板块等。盘活旧区闲置土地、铁路资产,目前园区现已建成10万平方米接卸货场,2万平方米大宗物资仓储堆场,形成了100万吨/年的发运能力。

长铁绿能物流园的建设和运营,是公司深入推进“一引领两融合”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的生动实践,也是推动非钢业务向商业化、产业化和规模化迈进的重要尝试,标志着公司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转型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24年12月6日,随着一声响亮的火车鸣笛声,满载165辆国产品牌汽车整车的中欧班列从长铁绿能物流园缓缓驶出,经阿拉山口出境后,奔赴目的地俄罗斯莫斯科……

据了解,2024年,该物流园充分发挥集装箱运费优惠政策优势,优化运输模式,实现外矿综合运费成本比上年降低。

做精做优钢铁主业,做大做强非钢产业,把钢铁产业链上沉淀和衍生的服务于钢铁主流程的资源盘活,充分还原各类资源先进性,才能变“包袱”为“财富”;变“负重前行”为“轻装上阵”,依钢而生或者服务于钢铁主业的非钢产业,成为长钢公司实现增量调整的突破口,不仅抵挡住了低迷市场带来的冲击,自身竞争力也大大提升。

物流园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近期,河南下游的建材厂、水泥厂陆续开产,水渣市场需求逐步回升,我们抓住市场机遇,加大对焦作、月山、新郑等多家水泥、建材企业进行营销推广,其中5月份,水渣、煤焦等发运量实现突破,为后续增加水渣发运量、稳定客户资源起到了积极作用。”

面对严峻的行业形势,非钢辅业全面进步做出正贡献。公司加大对非钢辅业市场化运作的政策支持,进一步激活了非钢辅业自主经营单位的创新发展潜力,非钢辅业自主经营单位已经成为支持长钢钢铁主业发展的一支新生力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公司另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经营管理模式,提高经济效益,通过物流、仓储、配送以及其它多种经营项目反哺钢铁主业,尽快做优做强相关业务,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此时,“因钢而生”的非钢产业正抢抓市场机遇,求新谋变,发出创新发展的最强音。

在公司非钢各个单位,每一名干部职工都对非钢产业充满了信心,充满了对未来发展的无限希望,毅然担当起反哺主业的重任。当前,他们在总结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持续深化市场调研,坚持以提升价值链为主线,高站位、高起点谋划下一步发展方向,持续提升创效能力,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