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风采| 维检战线的排头兵——记首钢劳动模范、长钢工程炼铁检修作业区作业长郭灵生


2025-05-09

在震耳欲聋的机器轰鸣声中,他的身影穿梭其中,“心中有数、手中有招、干事有底”是他的工作要求,也是这么多年扎根基层的宝贵经验。他就是长钢工程炼铁检修作业区作业长郭灵生。

圆盘减速器故障频次高,导致制粒机制粒效果不佳,直接影响烧结工艺,且维护工时长,职工劳动强度大。引发制粒机维护时间长的因素比较复杂,这个技术难题没有任何先例可循。针对这一难题,他带领职工大胆创新,自制制粒机圆盘减速机的更换对中装置,制粒系统维护从人、机、料、法、环等各方面进行改善,并改进作业方法3项、改造工具2件,缩短了更换时间,优化了作业流程,年均维护工时明显缩短,年可节约备件费用10万余元。他带领8个班组相继完成“延长烧结机机尾单辊破碎系统主要备件使用寿命”和“提高回转窑原料三通翻板阀的耐磨和使用寿命”两项攻关项目;成功申请“一种快速打开货运火车小门的辅助工具”和“一种自动补油的油杯装置”等实用新型专利,创效48万余元。

急难险重时刻冲锋在前。为了解决高炉热风炉更换热风阀的重点工作,郭灵生白天查数据、翻手册、致电行业专家,晚上做对比分析,制定技术方案,经常工作到后半夜。“一闭上眼睛,心里就会想到这个技术难题,也会迸发出新想法。”他会随身携带笔记本,随时记录新的想法,然后逐一去验证,经过一周的辛勤工作,满满六页图文并茂的更换热风阀施工方案编写完成。造成更换难度的原因虽然找到,但如何用最短时间、最低成本、最安全可靠的方式彻底根治问题,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他牵头成立攻坚小组,在多次的技术讨论会上,反复验证,把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都变成“不可能”,最终形成完整的整改方案。先由技术人员进行大量手工计算,确定一个调整方案,然后又通过一次次调试、测量,让调整结果逐渐达到允许值。通过优化完善,高炉定修时间大幅缩短,年可降低生产成本38万余元,得到业主单位的高度肯定。

凭借着这份执着与专业,他屡次攻克设备专业技术难题,在突发抢修、日常检修、设备大中小修等各项任务中,取得不凡业绩。机器的轰鸣声依旧,郭灵生始终如一地守护着设备的“脉搏”,保障设备稳定运行,助力生产效率提升,检修人将继续用踏踏实实的行动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