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长钢:“火眼金睛”带您看不一样的“蜕变”秀!
2025-04-11
在炼钢生产的交响曲中,有一支精准的质量数据“指挥棒”始终在跃动。化学分析作业区钢铁分析室作为首钢长钢质量监督的“火眼金睛”,自2019年以来历经三次智慧“蜕变”,用创新实现了从人工操作到全流程自动化的精彩“升级”。
走进焕然一新的实验室,智能机械臂正在灵巧地完成样品分拣,全自动铣削设备正在发出富有节奏的嗡鸣,数据屏幕上实时跳动的检测数据直连生产一线。这充满未来感的场景,正是三次智慧“蜕变”结出的硕果。
一次“蜕变”:2019年,首钢长钢首个智能钢水快速分析系统的投用,在传统实验室种下智能化的种子,让终点样分析时间从人工分析的150秒压缩至设备分析的130秒,效率提升了13个百分点。自动铣削、智能分析、数据直传的闭环运行,不仅解放了人力,更开启了质量检测的“读秒时代”。
二次“蜕变”:2023年,风动样品传输系统与智能接样装置的完美融合,则让智慧之树开枝散叶,构建起样品流转的“高速公路”。终点样分析时间再创新低,110秒的检测速度较行业标杆缩短27秒,如同为生产决策装上了“涡轮增压”。
三次“蜕变”:2024年,冶炼系统铁渣自动分析项目的上线运行,实现了铁渣分析的全面突破。高炉生铁4分钟完成分析,炉渣10分钟完成分析,效率提升了44个百分点。智能化在节约人力成本的同时,更让实验室在人少的运营中展现硬核实力。
首钢长钢钢铁分析室三次“蜕变”累计投入1400余万元,但产出远超投入价值。在智能升级的同时,实验室同步推进管理创新,如今,钢铁分析室9人组成的精英团队通过“一岗多能”培养,实现了设备维护、异常处置、创新攻关的全方位覆盖。通过与先进企业的深度对标,推出6项科学研究成果。
如今,这个曾需要来回奔波的实验室,已“蜕变”为数据自动流转的智慧中枢。系统目前全流程信息不落地,每天300余组检测数据通过工业网络实时传输,为炼钢工艺调整提供精准导航,避免了过程环节的各种信息传递差错,彻底打通了炼铁、炼钢各流程工序的产成品成分快速共享的信息渠道,并积累了大量的基础数据,为公司大数据应用、乃至AI工艺优化拓展做好了基础支撑,为智能质量检验储备了数字动能。
“蜕变”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从人工操作到智能传输,首钢长钢质量监督站钢铁分析室用三次华丽“蜕变”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赛道,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