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的钢铁
温林森
2025-03-13
岁月如歌
经年的钢铁寒流
虽说从来没有走远
但绿意盎然的夏天
还是以致敬的姿态
向着坚强的奋斗者
健步走来
此时此刻
奋进的雄风激荡
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
登高望远 心潮逐浪
脚下,是久经考验的红色热土
眼前,是筑梦百年的壮阔前景
心头,是刻骨铭心的光荣辉煌
忘不了老一辈“不到西安到延安”的坚定信仰
忘不了晋冀鲁豫军区军工部选址故县、老兵工从阳泉拉运高炉的火热现场
忘不了1948年1月10日第一炉铁水流出时的欢畅
忘不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 故县铁厂贡献的那500多万发炮弹的荡气回肠
忘不了陆达、郑汉涛、刘贵福、陈志坚等老一辈倾心建设故县铁厂时的矫健身影
忘不了长钢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第一个铁厂这份历史荣光
在人民大会堂 在毛主席纪念堂 在奥运场馆
在黄浦大桥 在大亚湾水电站
在雄安新区、在219工程
在郑太高铁、长临高速、阳蟒高速
在太原轨道交通
在神州大地一个又一个国家重点工程
长钢品牌一次又一次闪亮登场
总有一种情怀让人心潮澎湃
总有一种力量让人热血沸腾
总有一种梦想让人无限向往
我们深知
春天孕育着生机 万物靠太阳生长
我们深知
阳光是钢铁的信仰 旗帜是钢铁的力量
我们深知
火红的太阳滋养着火红的钢铁
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78年的长钢史
是一部自强不息的奋斗史
在岁月的长河里,在时代的熔炉中
钢铁信仰日益绽放出灿烂的光芒
钢铁信仰
是一种不怨天尤人,一切靠自己的主动作为
钢铁信仰
是一种永不懈怠、反复冲锋的精神状态
钢铁信仰
是一种干就干好、说到做到的优秀品格
钢铁信仰
是一种为长钢谋发展、为职工谋幸福的豪情壮志
78年的长钢史
是一部“敢为人先”的创新史
艰苦奋斗,勤俭办企,敢于担当,改革创新
是流淌在长钢人血液中生生不息的基因
是一次次与时俱进、不断探索的思想解放
是一次次把握时代脉搏,激发创新活力的自觉实践
是一次次打破常规、勇于先行、敢走新路的示范引领
是一次次敢于坚持对的、包容探索的博大胸怀
78年的长钢史
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进步的最强引擎
战争环境中,在贫困落后物资匮乏的太行山革命根据地发展军事工业 常人难以想象
但陆达团结带领同志们,以创新为剑披荆斩棘
呕心沥血,因陋就简,土洋结合,中西并举
实现了一个个令人惊叹的发明创造
硬是在没有路的地方淌出一条路来
78年的长钢史
正是因为打破常规 敢于创新
我们才有了被誉为“太行山上的工业革命”建设故县铁厂的壮丽辉煌
我们才有了被誉为“太行山上的功勋炉”1号高炉8次嘉奖的上级表扬
2008年金融危机暴发,长钢濒临生死边缘
正是因为解放思想,敢于创新
才有了与首钢成功牵手浴火重生的众望所归
“十三五”的长钢,在持续亏损的悲壮中拉开帷幕
2015年的长钢,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决心
掀起了有史以来最深刻的一次改革实践
才有了创造历史上多个第一的“长钢之变”
当时间的车轮走到2023年深秋
一路征程一路歌的钢铁阴云密布
经营生产再次遭遇从未有过的严峻挑战
正是因为 沉着应对 守正创新 科学决策
经过“山重水复”最终迎来了“柳暗花明”的新境界
试看今日的长钢
经营生产运行水平不断提升
工序能耗实现历史最好水平
赢得了“长流程钢铁环保绩效A级企业”“中国卓越钢铁企业品牌”“钢铁行业绿色发展标杆企业”多项殊荣
试看今日的长钢
捷报频传 蒸蒸日上
“一引领两融合”风生水起热潮高涨
一批“金刚钻”项目成功落地
一批“卡脖子”难题成功解决
一批“新成果”成功应用
一批“高质量”转变成功实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钢铁市场风起云涌,浪险滩多
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为了职工的根本利益
党旗高举,战鼓催征,创先争优
挑战钢铁寒冬,破难而进 众志成城
我们的队伍更加意气风发
我们的家园人气和顺风清气正
餐补卡、生日卡,工资、福利
职工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利益 一项都没有拉下
职工的安全感 幸福感 获得感 锦上添花
创新之光
照亮新的征程
为企业谋发展、为职工谋幸福
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
众人划桨开大船
就没有走来出的沼泽地
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让技术创新成为钢铁的第一竞争力
让一引领两融合的群众主题实践活动持续开花结果
我们义不容辞,挺膺担当
创新引领党旗红
绿色工厂壮太行
铁水奔涌 钢花绽放、轧机欢歌
我们一起健步走
走出钢铁成长的壮美曲线
走出敢担当 敢创新 敢为天下先的硬朗作风
走出改革创新强起来的自信豪迈
站在高处 前方
是勇者的世界
钢铁,又开启新一轮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