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香处蜂蜜甜
王永斌
2024-02-09
小城的初夏,凉风习习,气候温润。此时,杏桃凋零,树叶吐翠。映入眼帘的只有那香透满小城、花白妆人间的槐花了。不知是受了春雨的滋润,还是听了夏风的召唤,数以万计的槐树,一改往日的沉默,肆无忌惮地在一夜间,怒绽出一树树洁白的槐花,让小城内外沉醉在一片白色的花海中。
槐香,飘散开了,丝丝缕缕。何须去远游,小醉在花间,转悠在田头,捋花于树下,嗅香于墙角……处处皆景致。闻香而至的,还有养蜂人。在一个清晨,小城外的山凹里、河堤上,就有了他们的身影,就有了成百上千的蜂箱,还有那数不清的小蜜蜂。
不需命令,不用督促,花香就是令牌,花香就是动力。蜂群过处,天空似乎暗淡了,可槐花却灿烂了一树又一树。可爱的小蜜蜂含着吸管,拎着花铲,提着蜜罐,往返于树林蜂箱间。不知它们飞了多远,飞了多少趟,只瞧见蜂箱旁的大蜜罐,满了一罐又一罐。“嗡嗡嗡,嘤嘤嘤……”到处都是蜜蜂的身影,到处都有蜜蜂的歌声。
唐朝诗人罗隐,瞧见这些幼小生灵忙碌勤劳的样子,一首《蜂》欣然而发:“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蜜蜂就是这样辛勤付出,而它们的生命只有短暂的时间。望着它们忙碌的身影,我不由得投去钦佩的眼神,也想做一只小蜜蜂,不让时光浪费掉一分一毫。
和蜜蜂一样忙碌的,还有一位又一位“闻香而动”的养蜂人。他们从四面八方涌来,携带上百只的蜂箱,数以亿计的蜜蜂,守候在小城周围槐花盛开的密集地带,放飞蜜蜂采撷着初夏时节最芬芳、最清香的槐花蜜。蜜蜂在养蜂人周围上下飞舞,嬉戏追逐。
养蜂人把透气的纱帽戴在头上,打开蜂箱取出一只满是蜂巢花蜜的隔板,将隔板上和周围翻飞的蜜蜂赶走,然后把隔板放入可以旋转的机器里。用手慢慢旋转,利用离心力原理将隔板上的蜜从蜂巢中转出,滴入一只铁皮筒子里,最后再将隔板放入蜂箱中。如此反复,养蜂人需将上百个蜂群、五六百蜂隔板,在蜜蜂采蜜回来前把蜜收完,他的忙碌可想而知。
“师傅,歇歇吧。从哪来的呀?”“不累,安阳。”养蜂人声腔里透着浓浓的河南味。养蜂人停下活计,舀了一碗开水,取了两勺刚摇的蜜搅匀递给我说:“尝尝纯天然的槐花蜜,看甜不甜?”我接过勺子,见那蜜汁色泽水白偏黄、质地浓稠,放到舌尖尝尝,一股香甜又清淡的槐花香丝丝缕缕润了舌腔。“果真是上等的槐花蜜!”我称赞个不停,不由自主地说:“我买五斤,回去慢慢品尝,那可是清热又润燥。”
养蜂人很快打好了蜜,也打开了他的话匣子,兴奋地谈起他携带150多箱蜜蜂的“追花之路”。从初春开始,北上沂蒙山,南下黄山、大别山,从油菜花开始,追赶过桃花、杏花、梨花等,接着是太行小城的槐花,最后赶姗姗来迟的荆条花期……
听着养蜂人的追花放蜂故事,对他们肃然起敬,他们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辗转和劳作中度过,他们和蜜蜂一样辛苦。他们把足迹留在大山,却把甜蜜的蜂蜜留给了人们。刚刚我喝到的槐花蜜,是小蜜蜂辛勤的结晶,也是养蜂人心血的结果,更是这小城无数槐树花的自然精华所凝结,三者缺一不可,缺了哪一个,我们都喝不到纯正、香甜的槐花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