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质量 从我做起| 稳定焦炭质量的“匠人”——记焦化厂炼焦作业区杨鹏远


2024-09-30

从退伍军人到普通工人,从职场小白到业务骨干,再到“长钢之星”,焦化厂炼焦作业区作业长杨鹏远的成长之路用了二十年。这二十年间,他扎根一线,努力学习,用点点滴滴的进步践行自己择一事终一生、钻一行精一行的入职誓言,用匠心和执着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杨鹏远是典型的“钢二代”,父母都是长钢人,因此老一辈长钢人艰苦奋斗的红色精神深深地刻印在他的心中。在父母的影响下,他和弟弟都选择了长钢。二十年来,杨鹏远勤奋上进,在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上不断下功夫,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成为焦炉生产管理的行家里手,先后荣获调火技师、岗位技术能手、首钢模范党员、首钢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他所在的炼焦支部也多次获得公司“优秀党支部”“品牌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焦炭质量事关高炉的稳定运行和铁水质量。杨鹏远担任炼焦作业长以来,坚持把焦炭质量控制放在工作的第一位,每日了解焦炭各项质量指标是他必做的一项工作,根据焦炭指标情况及时做出相应的工艺调节。面对1号焦炉炉温短期内出现波动的情况,他带领作业区技术人员,帮助班组成员找出制约1号焦炉炉温管控的难点问题,通过测量调整“九温五压”,直行温度均匀系数、横排系数、炉头系数逐步改善,焦炭成熟不均衡的问题逐步得到了解决,干熄M40冷强度达到A级水平,今年连续8个月达到A级标准,为稳定焦炭质量和高炉顺稳运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高炉提供优质的“口粮”是放在杨鹏远心里的头等大事。要想做到这一点,调火工就得勤检查、勤测温,并实时监控焦炉数据波动,发现问题做到快速反应、快速处理,随时做好调温操作。因此,不管是焦炉炉顶,还是焦炉地下室,杨鹏远每天总要围着焦炉转两圈。一会儿上炉顶,一会儿又下到地下室,一个地方比一个地方热,一项工作干得比一项工作认真。他时常督促检查热工班组要加强焦炉空气过剩系数检测,提高温度均匀性;加强焦炉热工管理,做到精调、细调,规范焦炉测温系统和报警系统的标准化操作,确保焦炭挥发成分稳定。“为高炉输送优质合格的焦炭,是我们的责任。”这是杨鹏远经常对调火组长说的话。

优良的指标是保障质量的基础。2024年以来,杨鹏远注重大力培育技能人才,力促小指标提升。提出指标上墙,班组指标按日进行统计,对于异常指标进行原因分析,严格执行推焦系数。操作工加强岗位设备点检,保证点检质量,发现设备问题及时解决,以此来培养各班带班长的生产组织观念,进一步提升推焦系数。一系列务实举措的推动下,焦炉K2、K、K三大系数平均数分别创历史最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