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领两融合| 从分体式结构到高效散热,看导卫的“革新”之路


2024-09-24

在生产过程中,钢料在进入冷却系统后,尽管水流量增加,但温度并未能如预期迅速下降,直接影响了产品的最终品质。

轧钢厂棒线轧机组经过深入分析后,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传统的整体式反吹导卫导槽设计存在两大弊端:一是密封效果不佳,导致冷却水在导槽内部滞留,无法有效带走钢料热量;二是结构封闭,限制了空气流动,进一步削弱了冷却效果。

针对这一情况,棒线轧机组制定了详细的改进策略:一是将原有的整体式导槽改为分体式结构。通过合理划分导槽模块,使每个部分都能独立运作且易于维护。同时,分体式设计能够显著优化原有布局,提高水的流动性和空气的流通性。二是强化密封与排水功能。在分体式导槽的设计中,特别注重密封性能的提升,防止水在导槽内部积聚。同时,优化排水系统,确保多余水分能够及时排出,保持导槽内部干燥,进一步提升冷却效果。三是优化气流通道。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合理设计分体式导槽的气流通道,确保空气能够顺畅流通,增强对钢料的对流换热效果。

通过分体式结构的改造应用,导卫散热高效,实现了钢料在冷却过程中温度的有效降低,从而提升了产品的整体性能。同时,分体式导槽的设计也为后续的维护和升级提供了便利,为优化生产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