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风采| “潜”心攻关在一线——记公司劳模、轧钢厂棒线作业区作业长杨诚潜


2024-05-17

从一名普通的设备技术员到棒线作业区作业长,他的每一步都留下了踏实的脚印。工作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棒线生产的设备革新和技术改造工作,潜心攻关,冲锋在前,为经营生产高效运行做出了积极贡献。他就是轧钢厂棒线作业区作业长杨诚潜。

南线全直轧改造作为轧钢厂直轧三期改造重点项目,杨诚潜深知责任重大,为提高直轧产能及指标,他每天蹲点在生产现场,从直轧坯各流拉速、温度以及单支定重等方面入手,强化直轧生产过程控制,确定关键工序控制点,并制定出了南线直轧生产日历作业率和成材率提升攻关方案,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从机械、液压、自动化方面开展技术攻关,通过不断优化直轧工艺流程和直轧辊道设定参数,2023年南线全年直轧57.32万吨,为轧钢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杨诚潜把技术创新作为解决现场瓶颈的重要法宝。他聚焦“提速 稳定”双轮创新驱动,推动棒线作业区产量稳步提升。通过优化工艺提速改造、零间隔轧制技术和棒线直轧、炉轧生产模式下的应用,先后对Ф6mm盘螺、Ф8mm盘螺、Ф10mm盘螺三个规格成品速度分别进行提速改造,北线日产量进一步增加,降本增效约3.85元/吨钢。在棒线作业区南、北线不频繁转换生产工艺的情况下,高棒生产线机时产量得到提升,实现了轧钢效益效率双提升。

杨诚潜积极组织推进工艺技术优化改造,先后制定出台了棒线材150mm×150mm连铸坯改160mm×160mm连铸坯试轧方案,在保证轧制负荷正常前提下,优化1号至4号粗轧孔型系统,实现了棒线材150mm×150mm连铸坯和160mm×160mm连铸坯10分钟内灵活切换,大幅降低轧钢工艺切换时间,为棒线作业区经营生产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高棒生产线通过优化轧件料型尺寸、粗中轧机堆拉关系、优化活套控制参数,规范成品进口导卫安装等,最终“根治”了锚杆钢成品料头尾无耳子质量“顽疾”,使锚杆钢成材率指标明显提升。

工作中,他坚持正向激励机制,注重激发班组动能,先后在各班组开展棒线作业区班产、减少跑钢次数、高棒锚杆钢产品质量攻关项目等竞赛活动,有效激发了班组活力,提高了职工积极性,在班组间形成良性竞争氛围。

潜心攻关,冲锋在前。杨诚潜正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团结带领岗位职工着力推进技术创新,逐一破解制约轧钢生产的难点痛点问题,为追求极致效率、极致效益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