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风采| 奋斗,在路上——记公司劳模、炼铁厂八高炉作业区作业长杨涛


2024-05-14

“不负时代重托,主动担当作为,争做钢铁事业的奔跑者、奋进者和奉献者。”在炼铁厂工作的16年间,杨涛敢担当、善作为,勇立潮头,创新创造,把工作经验全部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在践行初心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向前。

节能降耗一直以来都是公司的重点工作。杨涛结合工作实际精打细算、精准发力。高炉鼓风机是高炉系统中最重要的动力设备,也是主要的电能消耗设备。如何在现有情况下将风机的耗电量降到最低,是杨涛一直琢磨的问题。他带领技术人员沉到现场,从工艺操作和设备维护中寻找新的节能潜力点。大家通过分析风机日常工作状况,及时了解风机参数变化情况,发现在正常送风情况下,防喘阀开度为零即对空零排放时,电耗最小。他要求班组操作人员强化操作技能,精细操作参数,在加、减风操作过程中,根据工况点的变化合理调节静叶和防喘阀开度,在满足高炉需求的条件下,将放风门的开度关到最小,尽可能地减少风量对空排放,提高风机做功效率。同时,加强风机设备的点检维护工作,定期更换和清理空气过滤器布袋和滤筒,保证风机吸风口过滤压差在1.8以下,及时掌握风机及配套设施的运行状况,缩短风机计划检修时机组空转时间等,经过努力,风机电耗明显降低。

电耗降下来了,水耗是不是也能降一降?他组织人员铺设管道,将动力厂的废水引入8、9号抓渣,利用排污水替代新水对冲渣水进行补充;在8、9号循环泵冷却塔水池增设挡水板,抑制因受上部旋转螺旋桨风力作用造成的水珠飘洒;在9号循环水管道上增设直径为65mm的输入、输出双管道,用循环水替代新水进行冷却等。通过一系列改造,吨铁水耗最低达到0.29t。

为了满足高炉对冷却用水的要求,9号高炉循环水温差控制标准由原来的±2℃缩小到±1℃以内。水温高低主要通过循环水泵操作工控制冷却风机的启停来调节。循环水泵是单人单岗作业,操作工无法时时刻刻盯着循环水的温度,怎么办?水温的变化相对于冷却风机的操作存在明显的滞后性,怎么解决?想要通过水泵工频繁操作冷却风机将水温差精准地控制在1℃以内存在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杨涛与技术人员多次到现场勘察,经过研究,决定将手动调节改为自动控制,通过PLC程序控制冷却风机的启停数量,实现水温差自动控制。他牵头制定了详细的改造方案与措施,组织人员在冷却水池合适位置安装热电偶,并在风机控制柜里加装时间继电器,同时将水温自动控制程序安装到工控电脑。设置温度的上下限与冷却风机启停时间和数量后,现场水温如超出范围,风机会自动启停,实现了为高炉提供更加精确的冷却用水的目的。

展望未来,路更长,挑战也更多。他将会和工友们一起,创新突破,砥砺奋进,在保障高炉稳顺运行中,留下自己的奋斗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