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看创新| 靠谱!两项小改造一“焊”一“改”提质又降本
2024-03-28
面对持续严峻的市场形势,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团结一致,攻坚克难,紧紧围绕公司月度经营生产目标任务持续发力,聚焦打指标、降成本要求,纷纷在深入挖潜降低成本上下功夫,从小处着手,打破制约瓶颈,挖掘降本空间,创新创效,成效显著。请看——
“焊”出摩擦轮运行质量
炼铁厂烧结作业区4号环冷机摩擦轮是摩擦盘上的轮,属于一种传动装置。长钢工程炼铁检修作业区检修人员在维护点检时发现,摩擦轮磨损后会出现打滑现象,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环冷机停机,如果更换摩擦轮,成本又较高。为了解决这一生产难题,经过专业技术人员咨询研究,决定采用堆焊焊接弥补磨损的部分。
该作业区电焊工师傅实施了堆焊焊接,但又发现堆焊后的摩擦轮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焊材剥落的现象,影响摩擦轮的运行质量。
为彻底解决这一难题,该作业区成立攻关小组,对堆焊焊接后焊材剥落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普通焊条焊接后母材与焊材融合性较差,摩擦轮运行中导致焊材剥落。攻关小组经过讨论决定更换焊条,他们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查阅相关资料,将普通堆焊焊条更换为更高强度、更具冲击韧性、更高耐磨性的Fe-Cr-Mo-B石墨型堆焊焊条。为了使堆焊焊接后摩擦轮运行效果更好,攻关小组人员堆焊前打磨母材表面,将母材预热至150℃—300℃,在焊接过程中采用直流反接,熔敷电流达到300A,焊接时,采用短弧焊接,有利于合金元素过度,同时,焊接后缓慢冷却,并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工序,从而增加堆焊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
通过堆焊焊接解决了摩擦轮磨损的难题,且通过更换堆焊焊条的材质,杜绝了焊材剥落的现象,摩擦轮运行效果良好,切实解决了影响生产的难题。
修改图纸降低成本2万余元
围绕“提效率、增效益”要求,轧钢厂型钢作业区在推进工艺改进、技术创新、小改小革中持续发力,对开坯机工作辊道轴承座进行了优化改进,有效避免了辊道故障发生,减少了干油流失,降低了EP1锂基脂月消耗,年可节约2万余元,为降本增效和生产稳顺奠定了坚实基础。
开坯机工作辊道是开坯轧制的关键设备。发生辊道故障时,会造成轧机咬入困难,影响生产。辊道运行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部分干油会沿透盖四周流出,为保证正常工作,辊道轴承润滑需按2次/周、60分钟/次进行集中润滑,EP1锂基脂月消耗也随之增大。
为此,该作业区轧机组职工集思广益,经过反复查阅资料、对比分析,决定对原轴承座透盖图纸进行修改,将透盖内孔直径加大了32mm,内侧加工12mm深沉孔,并为辊道轴承座透盖安装配置160mm×190mm×15mm的骨架油封,起到密封作用,有效减少轴承干油流失。同时在生产过程中逐步调整润滑周期,做到经济润滑。
改进后,辊道轴承干油流失减少,润滑周期降低为1次/周、30分钟/次,有效提高了运行效率,EP1锂基脂每月消耗减少至4桶,节省2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