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风采| 用心把好关——记首钢巾帼标兵、质量监督站煤焦分析室班组组长岳曌


2024-03-12

质量监督站煤焦分析室班组承担着长钢进厂原燃料煤质质量检验工作,是公司的一道重要关口。从2002年走上煤焦检验这个岗位以来,她始终坚守自己的岗位职责,坚守质监人“十不准”准则,严格把守进厂煤的最后一道关口。她,就是质量监督站煤焦分析室班组组长岳曌。

严谨细致 助力“两化”项目有序开展

公司“两化”项目的建设,为进厂原燃料检验提供了助力。作为煤焦分析室班组长,她致力于“两化”项目有序开展,特别是全自动煤岩分析仪进入调试阶段后,由于进厂煤涉及的煤种多,反射率跨度大,仪器原有程序覆盖不完全,使得自动分析数据与人工分析结果出现了较大的偏差。她带领班组技术骨干进行了各个煤种反射率和标准偏差的大量样品比对,采集到齐全完整的数据作为模型,与工程师共同对程序进行优化改进,使仪器分析和人工分析数据达到一致,最终实现进厂焦煤、喷煤全自动煤岩分析。

2023年,煤焦机器人智能化验系统的上线运行为进厂煤取、制、化全流程自动化再添助力。她从现场施工到设备安装,全程跟踪,发现问题,查找漏洞。对调试中出现的焦渣清理不彻底、挥发分分析数据偏低等问题提出建议,协调工程师改进解决,推进项目顺利投产。

创新突破 改进检化验分析方法

随着公司生产的多元化,检化验工作也在改进和创新。她立足岗位实际,多次解决检验难题,使用擦镜纸对焦炭、原煤等难燃物质进行助燃,解决发热量分析时燃烧不完全的现象;利用焦炭光学组织对煤质进行评价,解决常规指标接近而煤种不同的煤质判定。在接到检测煤气管道附着物中的含萘情况的工作要求后,她提出,如果采用传统湿法分析则需要购进以上材料试剂,无法及时开展检验。时间紧,任务重,必须利用现有设备在最短的时间开展分析工作。班组目前使用气相色谱仪分析煤气中的萘含量,样品形态为气体,但附着物为固体,而现用的气相色谱仪不能直接检测固体样品,必须将样品形态进行转换。根据甲苯对萘的吸收特性,结合气相色谱仪检验原理,使用甲苯对附着物进行浸泡吸收,制作萘含量图谱模板,将甲苯吸收液进样至色谱仪进行检测,色谱工作站将吸收液中的各种杂质图谱与萘图谱模板匹配计算,从而检测出附着物中是否含萘,再通过取样量计算出附着物中的萘含量。经过反复实验,通过对比标样模板进行验证,利用气相色谱仪对管道附着物中的萘检验方法的分析数据稳定可靠,而且无需专门购进湿法分析所需的药品和器材。该方法简便快捷,可为煤气生产和使用单位提供及时分析数据。

持续改进 强化班组基础管理

在质量管理上,她积极完善质量管控流程,建立内外对比监督机制。定期使用标样对仪器进行监控,对人员手工分析和不同仪器分析进行对比,与中阳钢厂、常平钢厂等同行实验室之间开展实验验证,查缺补漏,提高分析水平和准确率。她担任煤焦分析室组长以来,班组分析准确率达99.8%,及时率100%。

煤焦分析班组以仪器分析为主,仅精密仪器就有20余台,对此,她细心摸索,用心维护每台设备,对所使用的仪器中的配件耗材进行改进和利用,申报两源亮点、合理化建议50余项,累计创效30万余元。其中《降低反应器内筒虚耗》每年节约成本3万余元;《温控仪“牵手”马弗炉“再上岗”》合理化建议节约马弗炉购置费用7万余元。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她的带领下,煤焦班组各项工作硕果累累。QC课题《降低焦炭热强度分析材料消耗》获省优,《降低工业分析仪停机时间》获市优,2021年评为公司“先进班组”,2023年评为公司“三八红旗班组”。2024年,她将继续努力奋斗,严格把守进厂煤的最后一道关口,为公司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