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风采| 柔肩担重任——记首钢巾帼标兵、动力厂热电作业区75t/h运行司炉工郭静
2024-03-11
小编的话:在公司基层一线,有这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们是母亲、女儿、妻子,她们是一线职工、材料员、安全管理员、司炉工,在保障生产稳顺的责任与使命中撑起半边天,在助力长钢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她们书写着巾帼风采的最美篇章。微信公众号推出《巾帼风采》栏目,聚焦2023年度首钢巾帼标兵:郭静、赵小霞、王丽君、岳曌、李燕嵘、尚明华、杨建宏,以及奋斗在各个岗位的可爱、可亲、可敬的“她”,以期激励广大女职工持续发挥半边天作用,持续创造出更优的业绩,为公司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初见郭静,不高的个子,瘦弱的肩膀,给人文静柔弱的感觉,但一开口说话却很沉稳干练,凭着外柔内刚的性子,先后荣获公司职业技能大赛第十七届司炉“技术状元”、第十八届“优秀技术能手”、2021-2022年度公司“优秀女职工”、2022年“青年岗位能手”等多项荣誉。
脚踏实地,奋楫笃行。从一无所知的学徒到技术能手、技术状元,郭静通过勤奋的学习,兢兢业业的工作逐渐实现了个人的进步。工作中,她总是喜欢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和同事们一起分享、探讨,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经验,在2023年班组经济指标竞赛活动中,她所在的班组先后六次夺得区域第一名的好成绩。在一次监盘时,1号锅炉汽包水位忽然瞬时下降,系统出现低水位报警,经检查发现是主给水调节阀失灵,而此时的副给水电动阀远程失灵,眼看汽包水位就要下降到危及跳炉的液位,郭静临危不乱快速跑去现场手动打开副给水电动阀,及时让汽包水位恢复了正常,过硬的技术和快速的应急处置,避免了一次重大汽包缺水事故。
慧眼观察,提升指标。作为一名司炉工,郭静始终把提升系统指标放在首位。学巴钢活动中,为了提高锅炉产汽量,郭静把目光投向了脱硫塔。脱硫塔是对工业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塔式设备,是锅炉机组配套的重要环保设备之一,而湿式烟气脱硫装置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烟气带雨”现象。长期以来,75t/h锅炉始终采用降负荷运行的方式来减少这种“下雨”现象发生,这对锅炉产汽量的增加产生了很大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郭静和组长、技术员及作业长迅速投入到了基础数据统计、脱硫系统安全可靠性研究、改造方案敲定等众多事项中,翻看记录,查找案例、研究对策……最终,75t/h锅炉脱硫塔除雾层改造不仅解决了脱硫塔“下雨”现象,也有效增加了锅炉蒸汽产量,产生经济效益146万余元。
处处留心,节能降耗。为降低能源消耗,郭静紧紧围绕降低能耗双控这一重点工作,在设备电单耗、汽耗、水耗等指标上下功夫。75t/h锅炉给水泵循环冷却水、夏季三台机组射水箱降温溢流水、锅炉引风机循环冷却水均是排入降温池中汇总后排至工业污水处理站,大量的外排水不仅增加了工业污水的污水处理成本,也增加了75t/h锅炉的新水补充需求。针对这一情况,郭静提出了冷却水回收利用的合理化建议,并配合完成了管道走向设计、各收水点处需预留的接水点位置确定等工作,为后期改造提供了基础保障。该项目改造后,年可回收循环水86400吨,产生经济效益26万余元。
挺膺担当,有心有行。2022年,在公司第十七届职业技能大赛司炉专业的比赛中,郭静凭借过硬的知识和技能一举夺魁,荣获司炉“技术状元”称号,凭借出色的综合能力,她又被聘为司炉专业小教员。期间,郭静发现随着岗位人员的持续更替,部分新人的技能水平仍停留在简单操作、机械式操作上,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这样操作,每道操作步骤间的关联点是什么,为了增强司炉工的整体技能水平,她认真备课,把自己十余年的工作经验进行了整理和分享,共计开展培训140余课时,在不断丰富职工基础知识的同时,大家故障排除、应急处置等能力都得到了极大提升。2023年,针对班组新进大学生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缺乏的情况,她主动请缨承担起了“师带徒”工作,通过现场模拟操作、系统基础讲解等帮助大学生尽快将理论融入实操,快速适应岗位要求,并独立完成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