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风采| 把教育植根于爱——记焦化厂兼职教师宋永强


2023-09-12

“执一支板笔,用心挥洒;站一方讲台,沥血以教”。在焦化厂有这样一个人,他默默耕耘在企业兼职教育教学第一线,他把理想和青春镶嵌在班组讲台,升腾在设备机旁,用热爱和坚守诠释兼职教师职业的内涵,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兼职教育的庄严承诺。他就是化产作业区工艺技术员,兼职教师宋永强。

作为一名兼职教师,宋永强除了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采取适合班组职工特点的学习策略外,他认真钻研教学知识、吃透教材,经常向施工方技术人员和设备方技术人员进行请教,直到自己完全理解搞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了自己还不够,他还在了解班组职工身上下功夫。他与作业区领导和相关部门进行充分沟通,对作业区各班组岗位人员培训需求情况进行调研,统筹考虑现场生产和工艺存在的问题。根据生产实际和工艺改造情况挑出需要优先培训的岗位和班组,制定符合实际,并能满足需求的较为合理的培训计划。通过现场调研,发现部分粗苯工序操作人员对设备、附属管件以及阀门在使用时的掌握不到位,在日常操作中,对洗苯、脱苯过程的精细化操作水平参差不齐,导致粗苯质量波动,回收率也随之波动。为提升粗苯回收率及粗苯质量,他将粗苯的指标提升作为培训重点。此外,在调研过程中,认为蒸氨工艺有必要针对工艺优化抽调骨干人员进行外培,学习外厂的先进管理和经验,并通过“向外取经,内部传经”的方式使岗位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得以提升。

作为一名兼职教师,宋永强在日常教育中能以平等之心对待每一位职工,认真对待每一节课。他认为职工技能教学,不只是教给职工知识,更是引导职工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既能仰望星空,也能脚踏实地。他以研促教,以教促学,倾心创造有利于职工技能成长的学习氛围。他认真编制课件,常常为了一个问题多次修改打磨,在课件中也投入了大量精力和时间。针对岗位人员在日常操作过程中,存在的盲区和盲点,进行系统梳理。然后,在课件中他深入浅出的给班组职工进行了系统的比较,使岗位人员能够对岗位工艺和操作有系统性总结和分析,对以往的误区和不足能够加以改进,并且对新上的余热回收系统的设备、工艺、操作进行学习,力争使班组职工通过这些系统性的培训学习,技能有质的提升。

作为一名兼职教师,宋永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入研究教学方法,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兼职教育教学。在今年6月份开展的蒸氨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中,他通过理论教学与现场实操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结合对标单位的蒸氨工艺,实际操作和特点与焦化厂蒸氨工艺、操作特点情况作类比。在让职工理解工艺的同时,让班组职工现场操作,让职工在体会中进一步理解理论知识。通过学习外厂的工艺特点、长处,在增长见识的同时,也让职工获得有益的启发,对提高班组职工的工艺操作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为班组日后在工艺、设备上的各种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议方面提供了不一样的思路和启迪,拓宽了大家的视野。功夫不负有心人,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培训后岗位每日的废水指标稳定合格,碱液用量都能够顺利完成工艺指标计划。

宋永强,在兼职教育岗位上孜孜不倦地贡献着青春年华,传播着未来的希望,推动着班组职工技能的提升,生动诠释着春风化雨,教泽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