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专栏| 炼钢厂连铸作业区中包包盖“减”配却“提”效


2023-08-30

炼钢厂连铸作业区钢水浇注现场,两名中间罐浇注工全神贯注地关注着结晶器内的钢水液面情况。地面工作人员用遥控行车稳稳地将两块中包包盖精准吊装入位。至此,中间包加盖操作顺利完成。

“工作中学问很多,我们一直在干中学、在干中练。”“工作中‘奥妙’也很多,我们也一直在干中创新,在干中突破。”该作业区工作条件较为艰苦,职工们却干劲十足。王永杰就是其中一员。

6号连铸机要钢温度高,转炉终点温度必须在1670—1680℃区间,必须尽可能地减少中包温降,进而实现低温浇注。原先的中包包盖设计为3块,包盖上的烘烤孔、观察孔、连续测温孔均会不同程度产生热量损失和温降,加之3块包盖操作时定位难度大,无法严密对接,常常只坐2块,中间部位无法完全封闭,温降达到15—20℃。

王永杰在4月跟随团队到无锡新三洲钢厂对标时,敏锐地发现了改进空间。回来后,他迅速确定方案并提交,经过论证,成功付诸实践。

此次改进,将包盖由3块减少为2块,包盖上只留观察孔和连续测温孔,由相关厂家按指定尺寸进行订制。坐包盖时按照定位块位置放置,更加方便操作。开浇前将观察孔用矿棉封堵,基本能够实现全面覆盖。中包温降由原先的15℃降低至10℃,转炉出钢温度降低了3℃,既保护了炉衬,也加快了生产节奏。

出钢温度每降低1℃,吨钢可节约成本0.5元,按月度4万吨异型坯产量来测算,可节约成本6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