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到关的突破 ——长钢炼钢厂深耕闭窗冶炼助推经营生产再提升小记
2023-03-29
首钢长钢炼钢厂自2022年8月实施闭窗冶炼以来,采取操作标准化、管理精益化、生产一体化等多项配套措施,多项关键经济技术指标取得新突破,有力助推了首钢长钢经营生产持续提升。
长期以来,首钢长钢转炉炉前操作一直采用开窗吹炼,即炼钢工头戴专用观火镜,在主控室透过转炉正面墙体的观察窗观看火焰变化,进行冶炼操作。随着本质化安全对安全防护标准提出的更高要求,加之“钢八条”的推出,对炼钢厂主控室的设置提出了更高要求——转炉主控室正对转炉墙面必须为实体墙,即观察窗必须永久封闭。顾名思义,就是将原本位于转炉正前方实体墙面的玻璃观察窗封闭,转而利用转炉炉口火焰图像采集系统,通过电脑屏幕,分析判断炉内化学反应变化情况。
从开窗到闭窗,看似简单的变化,但对于长期依靠眼睛直接观察炉口火焰变化进行钢水冶炼的炼钢操作人员来说,如同把眼睛蒙上一样,困难和挑战可想而知。
为克服闭窗冶炼带来的各种不适,快速度过闭窗冶炼过渡期,全力保障钢厂经营生产稳顺,炼钢厂从操作标准化入手,着力推进精益化管理和一体化生产,多措并举、攻坚克难。经过多方考察,该厂成功引进转炉炉口火焰图像采集系统,为实现闭窗吹炼提供了技术支撑。2022年8月10日,长钢炼钢转炉实行闭窗吹炼,彻底告别了传统透过观察窗观察火焰的炼钢模式。
标准化操作引领闭窗冶炼新进步。为让岗位操作人员快速适应闭窗冶炼操作的新常态,炼钢厂决定对原先的标准化操作进行再优化、再提升,制定了闭窗冶炼条件下“装入、供氧、造渣、终点、脱氧合金化”标准化操作新要点,对不同铁水条件下的操作模式进行了再次修订。先后制定了《异常钢包氩后温度控制范围》《开新炉标准操作》《45-1生产标准化操作》《转炉留渣标准化操作》《异常铁水处置标准》《闭窗冶炼操作标准化》等一系列标准化操作相关制度规范。通过岗位操作标准化模式的日渐完善和逐步成熟,岗位操作更加顺畅,过程控制更加平稳,转炉一倒命中率稳步提升。如今,岗位操作标准化已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到职工的日常行为习惯。
转炉一体化管理成为闭窗冶炼的强力助推。首钢长钢炼钢厂现有三座转炉,每座转炉设立单独操作室和休息室,生产调度室也是单独设立。长期以来,受限于三座转炉空间上的硬隔离,不同炉座间、炉座与调度间的联系沟通和信息确认,高度依赖电话和跑现场来实现,不仅效率低,还存在信息误判,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产组织效率的提升。2022年10月份以来,该厂组织对转炉主控室进行了改造,将三座转炉和调度操作室间的实体墙全部打通,更加便于炉前一体化管理。改造后的转炉主控室,系统监控画面一体化集成显示,信息采集查找更加便捷。监控大屏实现了信息共享和画面应急调整,更加方便了不同炉座间岗位操作人员的技术交流。改造后的主控室和生产调度间更加协同高效,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组织效率。
2023年是炼钢厂的“降本提质年”。为落实好这一要求,该厂充分发挥闭窗冶炼操作标准化和一体化管理带来的新优势,将转炉极低成本冶炼作为重要抓手,尝试推广应用留渣操作,不仅更加有利于炉况维护,保持合理炉型,还有效降低了渣料消耗,提高了转炉一倒命中率,促进转炉极低成本冶炼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