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在路上
——记炼钢厂运转作业区环保及水处理技术员、首钢模范共产党员郭兵
杨蕊
2022-06-29
怀揣着热爱,怀揣着梦想,在专业的指引下,2003年郭兵从包头钢铁学院毕业后坚定地投入长钢的怀抱,那一刻,是他圆梦的起点,也是他为之不断努力的开端,岁月流逝,十九载的日日夜夜,郭兵始终以扎实坚挺的足迹走在前进的路上。
身先士卒,在创先争优中锤炼政治品质
2010年,由于表现优秀,郭兵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多年来,他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怀着对党的忠诚和工作的热爱,充分保持了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2021年至2022年,他参与了炼钢厂连铸浊环水系统、汽化冷却系统、一次除尘系统、散装料除尘系统、螺杆发电等技改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工作,水泵站10座冷却塔、5座斜板沉淀池大修的组织和施工工作。
2021年由于水系统冷却塔的长年失修,内部结构设计不合理原因,水泵站四大水系统水温偏高,不能满足各冷却系统对水温的需求,郭兵多次向相关周边钢厂了解,并与冷却塔施工厂家交流,根据多年的运行经验,将现有的免电冷却塔改为加强制冷却风机的逆流式冷却塔,通过改造顺利使转炉浊环水温降低至40℃以下,连铸浊环水温降低至35℃以下,连铸净环水温降低至35℃以下,比原系统整体水温下降了10℃左右。
2022年2月份,炼钢厂自建厂最大的一次技改和大修工程开始同步实施,项目之多,交叉作业之多,与生产交叉之密为历年之最,施工的组织和建设难度很大。作为炼钢厂2005年参与建厂的郭兵,从设计之初和首钢国际工程建设公司确定改造方案,到工艺布局确定,管道布局着手,策划整体施工方案,再到考虑生产和施工的交叉影响,做好了尽量不停产或减少停产时间的规划,圆满实现了技改和大修的任务。
严谨求实,勤奋刻苦,郭兵在日常理论学习和联系生产实际方面做到了有效结合,在各项任务圆满完成中锤炼了优良政治品质,用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在党员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党员形象。
刻苦钻研,课题攻关解决生产难题
强化设备基础管理,完善工艺操作纪律,为促进生产稳定顺行,郭兵主动担责,展开课题攻关,针对炼钢厂水系统因设计中缺陷造成生产水和软化水消耗较高问题,先后于2011年组织攻关连铸浊环水高速过滤器搬迁改造,保证了连铸用水系统的安全。2014年对转炉软化水改造和汽化系统自动补水改造进行攻关,降低了软化水消耗,并通过除氧器自动化改造,使汽包补水水质得到了改善,延长了烟道的使用寿命。2017年,对减少外排水量进行攻关,组织建设了含油废水处理系统,并对转炉浊环水和汽化排污水进行了回收利用,使炼钢厂外排水大量减少。2019年,郭兵组织参与北连铸水系统改造工程,规范匹配了水系统的平衡,改造了高速过滤器供回水系统,回收了风机煤气系统污水,使炼钢厂水消耗再次降低至历史最好水平。2020年,针对水系统溢水和水质差的问题,对连铸浊环水池进行了修砌和改造,平衡了连铸浊环水,并对风机房煤气洗涤水和电缆沟积水进行了自动化启停泵改造,减少了人员劳动强度,实现了无人值守。
通过多年来对水系统改造课题攻关的实施,目前炼钢厂的水系统运行趋于合理,水质指标趋于好转,外排水实现了自主管控。生产水、软水用量控制在0.52吨/吨钢左右,减少了0.68吨/吨钢,达到了钢铁企业先进行列指标,在首钢集团内排名第一。
坚定信念,安全环保工作屡创佳绩
郭兵始终把安全稳顺和均衡生产做为首要任务,对关键工序如煤气回收、汽化、除尘等重点监控,以规制检查和落实为基础,做到工艺操作到位,减少事故发生;加强强调责任追究,保证信息畅通,第一时间传达安全生产信息并反馈各类生产问题。作为技术员,他严格成本运行控制,做好废物回收和降本增效工作,努力把大事做好、小事做透。加强设备基础管理,以操作零失误和设备零故障为目标,为安全生产提供本质安全保障。
2021-2022年随着技改项目的陆续投产,为规范操作,对炼钢厂运转作业区技术规程、郭兵对设备规程、岗位作业规程全部进行了编制,编制规程总页数达到了1000页以上,并根据现场运行情况开展了多次的操作技能和故障诊断培训,组织汽化系统应急演练,强化了操作责任,全年确保安全工作实现了“五为零”。
从2017年开始,由于国家环保政策逐步严格,长治市作为26 2城市,对除尘系统的排放要求更是达到了极限,针对炼钢厂环保存在的一系列不能满足国家政策的突出问题,郭兵先后提出了二次除尘、混铁炉除尘、三次除尘的改造方案,并与首钢国际设计人员对除尘器的风量、过滤面积等参数反复核实,制动了合理的施工方案,顺利与2017年完成了二次除尘和混铁炉除尘的施工改造,2019年完成了三次除尘的施工改造,全部实现一次试车成功,当年达效。2022年在公司大修中,郭兵作为项目负责人,通过炉后提标改造工程的顺利实施,一次除尘排放量达到10mg/m3,连铸浊环水悬浮物低于20mg/L,为公司环保绩效A级做出积极贡献。
点滴积累,不断摸索工作中新的高度
穿梭于各个岗位,每天在现场亲自动手操作,参与每一次的日常检修,练就了郭兵了解每台设备、每一个元器件用途的本领;作业区常用备品、备件的型号,他也是张口就来;作业区水路系统、管路系统的布局、流程经过多年的摸索研究也早已熟然于心。岗位出现问题,岗位职工一个电话汇报问题,不论他是否在现场,便可随时指导开展工作,历经太多的化问题为正常,更加增进了大家对他的信任与好评。
为切实做好“传、帮、带”工作,郭兵在日常工作中,坚持不拘形式,采用现场与课堂相结合、随时传授的方式,不断的向职工传授经验,特别是在近年来,面对作业区职工的到龄离岗,有经验、技能过硬的老职工退出了生产序列,如何确保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如何快速提高现有人员的业务素质,成为作业区的头等大事。郭兵认为点对点的开展“故障案例分析”是最有效、最直接的培训形式,在他认真总结经验的同时编制了运转作业区11个重点岗位的点对点培训教案,利用不同场合组织培训,使职工的业务技能达到了快速提升。
硕果累累的金秋收获,离不开辛勤的春耘秋耕。一路走来,郭兵以自身不断进取做表率,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和带头引领作用,有力调动了职工生产积极性和降本增效的主动性,为公司快速发展,做强做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用专业的水平和踏实的干劲,为炼钢事业的发展,在挚爱的岗位上执着奉献,一路永远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