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细作 淬炼人生
——记炼铁厂高级工程师、劳动模范张建国
苏荣慧
2022-06-29
在生产现场、在操作室、在机房中,你经常会看到一个身影,他个子不是很高,微微有些天然弯曲的头发,中间夹杂着少许耀眼的白丝,似乎在向人展示着丰富的工作历练;一副大大的眼镜下面是一双睿智的眼睛,不时闪烁出智慧和学识;直挺的鼻梁,透露出性格的耿直和做事的执着。他就是炼铁厂高级工程师、劳动模范张建国。
虚心求教 传道授业助成长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是张建国常说的一句话。从刚进入炼铁厂设备科的一名技术员到逐渐成长为一名技艺精湛的电气高级工程师,他的成长与他谦虚好学的性格是分不开的。尽管拥有多年的工作经验,但他从未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始终坚持高标准、高要求,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技能以此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在一次次的检修和高炉大修中,他在实践中淬炼自我,通过虚心求教、认真学习,使自己的专业技能得到快速提升。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则是张建国的另一个真实写照。他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帮助其他职工,由于技术精湛经验丰富,被聘为炼铁厂兼职培训教师。他所讲授的内容涵盖了TRT、循环水泵、渣处理以及自动化控制等多个领域,并针对日常工作中困扰职工、制约生产的各类关键性环节问题设置专题进行讲解。授课中他毫无保留,将自己多年总结的经验、技能分享给职工,帮助他们提升专业技能。
勇挑重担 精益求精解难题
前行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一次的爬坡过坎都是一次破茧成蝶的成长。
环保是钢铁企业得以长远发展的根本,近几年公司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并根据要求在全公司各个区域对粉尘含量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控上传。但是在运行过程中发现各项数据均直接上传至环保局,我们无法提前预知,造成了工作上极大的被动。为了尽快解决这一问题环保处相关人员找到了张建国。从那一天起他便一头扎进这项工作中,起初他尝试在各个监测点安装摄像头,但是由于距离远、铺设线路障碍物较多等问题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只能放弃另寻出路。直到DTU远程传输这一设备的出现,让他心中一亮,于是他先自掏腰包购买设备,开始安装、调试,在反复试验成功后,便建议公司对每台数采仪加装了DTU,并申请了数据专线,实现了数据上传和复制到相关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功能。同时他还在控制室内增加了报警装置,使在线数据超过一个设定的数值就提前开始响铃报警,提醒操作人员,避免数据超标的情况出现。并制作了小程序实现了手机端随时查看在线数据的功能。原来查看监控环保数据需要一台专用电脑,后来经过研究把数据集成到了WINCC操作画面中,操作人员在监控生产设备的同时就可监控环保数据。
刻苦专研 开拓创新增效益
对于工作,张建国总是有使不完的力气,耗不尽的激情。2001年他成立了“建国创新工作室”,并带领一批年轻有技能的专业人才开始在创新的路上不断前行。
一次操作人员在对9#风机高压配电室例行巡检时,发现运行柜外壳温度过高,并推测柜内断路器触头温度至少在100度以上。如果不是及时发现, 将会造成风机主电机停机、高炉停产的恶性生产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如何解决?成了萦绕在张建国心头的一个问题。他带领团队成员不断思考、反复实验论证,最终发现使用SDJ-3000系列无线测温装置加以改造,利用无线 屏蔽电缆的传输方式,可以解决因高压柜屏蔽导致无线信号断断续续的情况,并利用kepserver软件及OPC协议,使得西门子的WINCC可以解码断路器的温度数据,将现场断路器温度数据显示于工控电脑上。这样操作人员能同步观察高压柜内断路器触头温度变化趋势,便于及时发现触头温度异常。在保证生产稳顺的同时,节约了备件采购费用54万元。该项目还获得“全国钢铁行业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
八高炉步入中后期,不同的部位的温度会升高,需要实时测量炉壳不同部位的温度来监测高炉状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带领团队研制了一种便携式高炉炉壳无线测温装置,包括保护盒、定位磁铁、盒盖、测温探头和无线发射装置。该装置体积小巧,携带、固定方便,解决了现有高炉测温装置劳动强度大、检测频率低以及热电阻走线麻烦、容易引起故障的技术问题,可有效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检测频率、避免走线的麻烦。
目前该团队已获得6实用新型国家专利,1项发明型专利被专利局受理。
有一种追求,看似平凡渺小,它却成就着不凡的业绩;有一种追求,看似朴实无华,它却辉煌着一个人的一生。张建国正是这样在实践中淬炼自我,在岗位中深耕细作,不断奋进,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