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劳模| 长钢工程许瑞:维检线上绽青春
记首钢劳模、长钢工程公司技术科科长
2022-05-09
针对炼钢检修,需新增大吨位起重机的实际,为了保证正常生产,他利用电脑软件模拟吊车站位、吊点位置以及起吊过程,制定出一套合理、完善的吊装方案,提前3小时完成吊装任务;
在首次安装炼钢厂活性石灰管状带式输送机工程中,他通过CAD模拟吊装路线、实地对比吊装方案、优化吊装路线等,将原计划10小时完成的项目缩短至4.5小时,安全高效完成了安装作业;
不断尝试计划检修、点检、维护等基础管理新方法,提出新型设备点检模式并建立推行“333”点检体制;
……
他,就是长钢工程公司技术科科长许瑞。以全身心投入生产,踏踏实实干好每一件事的毅力和恒心,助力维检工作一次又一次高质量完成,让奋斗的青春在生产一线绽放出别样的光芒。
下沉一线,开阔眼界精进技术
2014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许瑞毅然选择回到养育他的钢城,投身维检战线。跟着老师傅们钻地沟、上炉台、爬行车,以踏踏实实的行动积累实践经验。
2021年5月,炼钢厂加料跨需新增两台32 32T桥式起重机,由于炼钢厂生产节奏紧,三个转炉一直处于生产状态,拉运废钢的汽车以及加装废钢的起重机频繁来往。如在生产状态下进行吊装作业,吊装占据空间比较大,危险系数极高,影响生产。如考虑全停产情况下作业,则会影响整个工程进度,从而影响炼钢生产。为了降低对生产的影响,顺利完成任务,他多次深入现场实地测量勘察,用电脑软件模拟吊车站位、吊点位置以及起吊过程,确保每个位置互不干涉,制定出了一套合理、完善的吊装方案,提前3小时完成了吊装任务。
勇于挑战困难,才能突破自我
2021年9月,“第一次”安装炼钢厂活性石灰管状带式输送机工程。由于1号栈桥总长57.8米,重量近60吨,跨度大、重量大,吊装现场环境复杂,周围涉及煤气管道、高压线缆、树木、路灯及建筑房屋等障碍物,吊装及运输过程中极易与周围事物发生碰撞。接到任务后,许瑞第一时间进入现场测量,提前核对设备尺寸,研究吊装方案,一项一项罗列吊装步骤。在无任何参考经验的情况下,他通过CAD多次模拟吊装路线,实地对比吊装方案,将吊装路线优化至最佳,将原计划10小时的施工缩短至4.5小时,安全高效完成安装作业。
炼钢厂连铸机辊道区域受原设计不合理等因素影响,导致其区域故障频发。为解决这个难题,他带领技术团队深入现场,重新优化设计了辊道限位装置,自主研发了辊道链条防脱齿技术和辊道轴承座螺栓定位技术。该技术的应用,保证了炼钢厂连铸机辊道的稳顺运行,弥补了同行业连铸机辊道关键设备技术的空白,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在此过程中,他还申报了《一种连铸机出坯辊道限位装置》等3项实用新型专利,并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了题为《方坯连铸机辊道故障分析与改进》论文,该理论项目获得公司2021年度科技项目三等奖。积极组织职工对设备进行小改小革,提报《5#连铸机引锭存放导轮改造》《九高炉风机房程序优化》等合理化建议85条,创效92.3万元。
看到设备稳定运行,是最高兴的事
“看到设备稳定运行,是最高兴的事。”许瑞的快乐简单而崇高。做为技术牵头人,他提出新型设备点检模式并建立推行“333”点检体制,即点检时长至少“3”分钟;深入掌握设备运行状态、潜在隐患和处置方法“3”个问题,保证点检的深度;从生产环境、工艺技术、设备管理“3”个方面,点检向改善、创新延伸。2021年通过点检发现设备隐患90余项,完成处理70余项,待处理的隐患已落实管控措施,并列入定修计划,有效提高了定修质量,高炉、转炉、烧结等主要设备的定修周期较上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高炉定修周期从3个月延长至4个月,全年定修时间较上年减少32小时,故障时间等关键指标持续向好。
他积极参与“班后一小时”,并将电、钳、焊三个工作室与“班后一小时”技能提升活动高效结合,制定下发三大工种技能实训方案以及技能操作人才队伍技能提升实施方案,通过在活动中不断完善培训内容、形式和方法,保证实训效果。
踏实的作风,过硬的技术,认真加负责、勤勉加坚持。许瑞始终这样鞭策、鼓舞自己,用实际行动在平凡工作中磨练自我,书写青春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