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公司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2022-04-13

    

    一季度,围绕贯彻落实集团“两会”和公司职代会精神,公司各单位立足“已经实现的指标不降低、已经达到的水平不后退、已经取得的成绩不丧失”要求,持续引深学巴钢,狠抓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围绕以八高炉系列检修为主的检修线和以九高炉为主的单系统运行生产线“双线攻坚”,交出了“双线打赢”的优秀卷。

    以八高炉系列检修为主的检修线:

    克服气温低、检修项目多、作业空间受限以及疫情等影响,八高炉系列检修工程严格落实一级网络计划,《八高炉检修及同步系列检修工程施工组织方案》,在保安全保质量前提下,工期按进度推进。

    以九高炉为主的单系统运行生产线:

    克服原燃料价格和销售市场的剧烈波动、环保管控加严等外部因素影响,眼睛向内,持续挖潜。

    一季度,经营利润完成计划,同比实现开门红,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采购中心

    以保供、降低采购成本为工作重心,结合市场走势及时调整采购策略,优化采购渠道。

    面对市场“过山车”式大幅震荡的态势,外矿采购以结构性按需补库为主,加强矿铁一体化协同,提前研判,提前储备,低点时多采购,高位时维持库存,降低进口矿采购成本。一季度,外矿到厂口径跑赢普指28.27美元。

    主动判断市场,提高市场敏锐度。注重收集基础数据和市场信息,钢材出货好、矿山发货少、矿石疏港量高时果断采购。特别是春节后由于钢厂节后集中补库,市场大幅拉涨,采购避开高点;在市场下跌时开始买货,克服了低库存带来的保供困难。

    按照配矿结构库存按需补库,制定周计划,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采购节奏。

    控制厂内库存,及时降低库存成本。

    港口合理布局,铁路 公路积极配合组织发运,避峰就谷采购。

    国内矿采购方面,面对炼焦煤大幅下跌的现状,尽可能在多数煤种库存低位时进行采购。其中,主焦、肥煤采购较年前降低350元/吨,1/3煤采购时较年前降低400元/吨。提前研判市场,2月底前将库存打满,仅斜沟铁路气煤就发运12列,大幅降低了采购成本。按照“矿铁一体化”要求,加大与生产单位的协同,在调整物流发运等方面优化措施,实现安全保供。

    销售中心

    春节期间,正值传统的销售淡季,叠加疫情影响、物流受阻等因素,销售工作面临严峻考验。按照“销售围绕市场转”的原则,该中心一方面紧贴市场变化,及时反馈市场信息,生产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线结构,进而调整销售策略和销售结构,确保效率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强化沟通,同终端工程用户对接,第一时间掌握施工情况及工程需求品种、规格计划等,提前在产销衔接、销售服务等方面筹划安排。每日多次到周边高速口实地了解各高速卡口车辆通行情况,拓宽钢材车辆承运渠道;同时,注重转变工作方式,业务员通过电话、微信、腾讯会议等多种形式,积极寻求市场订单,为跑赢市场、实现效益最大化奠定基础。一季度,销售跑赢市场0.31%。

    围绕低成本、高效率,各工序深化“学巴钢经验·促指标提升”工作,强化专项措施落实落地,确保以各项指标的持续提升,助力经营生产持续向好。

    焦化工序

    以“学巴钢”为抓手,确保各项指标持续提升。加强与采购中心的沟通协调,对每日进厂煤、单种煤及入炉煤等数据分析,对影响焦炭质量的异常煤种及时进行调整,确保进厂煤质量稳定;根据反馈异常阶段的出炉情况和检修时间及时调整操作,确保生产稳顺。其中,3月份,粗苯回收率0.85%,冶金焦强度合格率100%,干熄焦波动天数为0,三项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炼铁工序

    以“学巴钢经验·促指标提升”为中心,持续发挥铁前一体化优势,坚持稳中求变、变中保稳、稳中受控,提升高炉利用系数等技经指标。

    与采购中心配合,采购超特粉替代部分混合粉使用,实现降本目标。

    在成本可控的基础上优化炉料结构,综合入炉品位达56.22%。

    合理搭配固废使用量,控制烧结矿锌含量,有效降低锌对高炉的影响。

    优化高炉操作,对工艺操作严格管控,实现高炉工序能耗降低。

    3月份,燃料比、高炉工序能耗、烧结固体燃料消耗等5项指标超历史最好水平。截至2月份,生铁成本比行业平均低246元/吨,累计行业排名第4。

    炼钢工序

    坚持检修生产并重,强化炉机匹配,充分发挥7号连铸机优势,提高直轧比例。

    加强出钢温度把控,掌握转炉出钢温降曲线,紧跟生产节奏,确保系列检修期间单系统冶炼浇铸流程的有序衔接。

    坚持统筹兼顾,充分利用好铁水物理热和补充热源,推进经济铁耗运行。

    严格执行合金烘烤和钢包加盖,连铸实施带盖烘烤,降低开机上钢温度。同时,连铸实施全保护浇注。充分发挥“一罐到底”短流程优势,提高“一罐到底”综合比例和铁水包加盖率,减少铁水物理热损耗。

    此外,科学精准使用焦粒,做好热量平衡大文章,让补充热源发挥最大效力。元月份铁耗实现833.36kg/t,同比降低6.63 kg/t;一季度,45-1品种钢生产连拉炉数达到23炉,创历史新高。

    轧钢工序

    坚持以低成本轧钢为主轴,不断优化“学巴钢”五级指标体系,持续降低吨钢能耗,不断提升轧钢成材率等各项技术指标。

    推行料型尺寸、轧制温度、活套控制等参数标准化,高棒锚杆钢成材率突破96.80%,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3月轧钢综合成材率指标达到99.51%,高于公司考核指标0.13%。

    根据煤气平衡情况,积极探索直轧生产模式,采用高棒、高线常规生产 棒材停炉直轧模式生产,以及高棒、棒材阶段性直轧生产模式,其中高炉煤气、新水、压缩空气消耗均创历史最好水平,轧钢工序能耗达到了近两年最好水平。

    坚持推进新产品开发,经对成品和成品前导卫两次改进,以及对成品孔横肋和成品前狗骨孔的六次改进,3月,轧钢厂棒材和高棒分别成功开发Φ25~Φ32mm精轧螺纹、Φ20mm右旋锚杆钢筋产品,其中,Φ32mm精轧螺纹已送至客户试用,4月具备批量轧制条件,Φ20mm右旋锚杆已实现300余吨批量供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