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长钢

首钢长钢“智能系统”让铁路管理现代化


闫雷 王永斌
2022-01-26

“嘀……嘀……”上午11时,伴随着高音喇叭阵阵清晰的安全警示音,首钢长钢厂东站至安居站的铁路道口栏杆自动缓缓落下,一列满载矿石的火车正拉响汽笛,从道口缓缓穿过驶入厂区。这是长钢运输部铁路无人看守道口实现智能远程控制的一幕。

目前,长钢新、旧区共有铁路道口30余个,厂东车站至安居区间是长钢铁路运输进出厂的唯一通道。两站沿线有4个无人看守道口,平均每天通过两列,近80个车皮,共计约4800吨货物,年运输货物170余万吨,运输任务较为繁忙。因该铁路线紧邻东旺村,道口两侧建筑物遮挡眺望视线,经常出现行人车辆抢越道口现象,造成车辆被迫采取紧急制动、发生路外事故的情况,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为进一步推进精细化管理,提升自动化、智能化管控水平,打造本质化安全基础,确保铁路运输顺畅,长钢运输部在各无人看守道口进行了自动化改造。

自主创新实施了道口远程监控和栏木机远程集中操作。以视频实时监控远程操作道闸机系统为基础,将道口视频监控、语音广播系统与道口远程控制、电气系统集成整合,通过视频监控技术和自控技术,成功将传统的无人值守变为“远程可监视可控制的无人值守”。

该自动化系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一年多来,未发生一起路外事故及意外停车事件,运输安全率大幅提升。

为实现与过轨车站及国铁车站的信息一体化,实现调度命令及时准确、车辆信息的自动跟踪等功能,运输部按照企业铁路智能化发展要求,大胆将功能完善、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经济适用、安全可靠的智能化铁路系统技术项目引进长钢并进行改造安装。

新建成的智能运输管理系统包括调度指挥系统、综合调度监督系统、钩计划和路票无线传输系统、车号识别系统、列尾装置等。该系统实现了实时、可靠、高效的铁路运输生产管理体系、灵活适用的铁路生产控制模式、统一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及高度智能化等。该项目的实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使信息传递更加及时,作业准确率达到100%;做到核算清晰,使车辆信息准确、费用清晰、减少误差损失,有效解决了因误差大、产生争议多的过轨费用等问题,推进铁路智能运输更上一个新台阶。

在“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长钢运输部将围绕“智能、绿色、安全”发展理念,在智能管控、大数据运用、降低成本等方面持续探索,成为助力长钢高追求实现的重要支撑,成为服务战线的学习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