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长钢

长钢TPM管理“3”阶段聚焦微指标发挥系统效能


张睿 李园
2021-11-10

近日,长钢TPM管理圆满完成“2”阶段验收,转向“3”阶段。

从2020年7月23日进入TPM“2”阶段,在首钢股份海纳管理咨询团队专家指导和帮助下,长钢公司干部职工克服困难,积极推进,加班加点,在保持好“0”“1”阶段成果的基础上,按照“2”阶段的作业标准持续开展“两源”改善工作。TPM小组共组织活动9443次,查处微缺陷29338个。截至目前,累计发现“两源”6032项,完成整改5886项,完成率97.6%。其中,发现发生源3225项,完成整改3155项,完成率98%;发现困难部位2807项,完成整改2731项,完成率97%。运用WHY—WHY分析、循环改善、QSI快速改善三项TPM“两源”分析改善工具,开展“两源”改善项目,累计产生经济价值约1.6亿元,节约人工时间累计26万工时/年,增加生产时间累计1.3万小时/年。

针对巩固好“0”“1”“2”阶段成果,开展好“3”阶段工作,该公司通过“三个坚持”,推动TPM管理工作不断在长钢夯实基础管理,不断提升指标发挥更大作用。一是坚持“相辅相成,有机融合”。该公司即将推进的MES系统工作,就是通过用好数据“指挥棒”,着力提升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3”阶段中全要素指标管理的重点为微指标创建,以此支撑关键指标控制。针对宏观上、整体上看似均衡,然而其背后涉及工艺水准、操作水平等的微观指标依然存在差距的实际,着力聚焦“3”阶段(设备全面点检)内容进行培训,组织自主管理微指标讨论,尝试按培训的几个选定方法创建微指标,收集整理生产运行、备材消耗、能源消耗、质量缺陷等各类报表,进一步解决生产和设备问题,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经营成本。

以此管好众多微指标,更好发挥系统效能。二是坚持“总结转化,形成特色”。对前期推进过程中的经验,现场优秀改善案例,OPL单点课程以及设备小组活动内容和标准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固化,并形成规范日常行为的标准和制度,更好地指导后续工作,以形成具有长钢特色的TPM管理模式。三是坚持“组织重视,人性管理”。各级党组织主动调研,及时了解并解决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职能部门主动做工作,共同努力,共同推进,激发基层职工推进热情和改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