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长钢的故事| 感动,伴我一路前行


小宋
2021-12-23

    

    在今年举办的公司第二十二个记者节表彰会上,聆听着新闻记者同仁们对自己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成长感悟,感触很深,“新闻就是命令,记者就是战士”让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二十多年的我,对宣传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让身为通讯员的我从内心感到骄傲和自豪。

    1998年12月,我从长钢技校毕业后,分配到公司连轧厂工作。当时连轧厂正值全连轧改造的关键时期,由于自身爱好写作,工段领导安排我到连轧大修快讯通讯组,配合编辑部的同志们采写连轧大修现场的新闻稿件。这对于从未接触过新闻写作的我无疑是一个挑战,来到连轧大修快讯通讯组后,我开始向编辑部的记者编辑们学习新闻消息、人物通讯及新闻言论等稿件的采写技巧,并不断琢磨。每一次进行大修现场采访的时候,我总是跟着编辑部的记者编辑,学习他们采访的技巧以及如何做好采访的记录等等。一次次的深入学习和探讨,让我很快掌握了基本的采访技巧和新闻写作的方法。看着自己在连轧大修期间写的一篇篇稿件登在连轧大修快讯上,心中油然而生一种骄傲和自豪,对自己的这份职业也更加热爱。

    新闻宣传工作者,这个身份给我以自豪,也让我明白身上的职责所在,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学习新闻写作知识,用敏锐的眼光去挖掘基层职工身上的闪光点,用自己手中的笔将身边的感人故事记录下来,宣传出去,展示职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在那以后,每天我的手中总会拿着笔和本,记录工人师傅们干活时热火朝天的场景,展示一线职工们自制备件时的聪明才智。每每遇到不懂的工艺技术,我总会上前,认真观看学习他们的操作过程,嘴里还不停地询问着他们的工作感悟,正是这一次次的跟访、一点点的积累,不仅让我在基层得到了更好的锻炼,同时也让我在一次次的感动中成长。

    2006年5月,我抽调到综合管理科成为一名专职新闻宣传干事。面对熟悉的环境和热爱的文字工作,让我对新闻宣传这个岗位异常珍惜。每天我都会前往火龙飞舞的轧钢生产线进行采访,看着工人师傅们忙碌的身影,看着厂房内飞舞的天车,看着火红的钢坯在轧机间穿梭,心中由衷地向这些可爱的轧钢人致敬。同时更坚定了我的信念:通过自己的笔,将他们身上那种奋勇拼搏、任劳任怨的感人故事展示出来,让他们的精神感染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激励更多人立足岗位,为轧钢的经营生产贡献自己的力量。

    记得有一次采访设备技术员李梅娟,她给我讲述了自己参与棒材生产线热负荷试车的故事。作为一名液压技术员,当时棒材生产线刚刚竣工试生产期间,李梅娟和其他同事一样已经连续三天没有回家了,每天吃喝都在现场,累了就在现场的桌子上趴一会儿,饿了就在调试现场泡一碗泡面,就这样夜以继日的连续作战十五天后,棒材生产线热负荷试车成功了,在场的所有参战人员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我不禁感慨,也被他们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气感动。

    2016年5月,公司开展优化提效,为适应公司改革发展的需求,轧钢厂在优化提效工作中,对直属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机构整合。我所处科室的不少职工也由原先的岗位补充转岗到生产一线操作岗,或者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等,看着往日朝昔相处的同事们纷纷岗位变动,心中也有些难过。但是,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于是,我通过与这些职工交流、采访,写出了《在新的岗位上成长》《转岗,为了自己更好地生存》等一系列基层一线职工优化提效的感人故事。不仅展示了轧钢人敢于自我革新的奋进故事,也激励职工们在新的岗位上,不断完善自我,充实自我,提升自身的业务技能,更好地为经营生产服务。

    如今,站在火龙飞舞的轧机旁,与生产一线的职工面对面交流,让我感受到轧钢人的可爱和朴实,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正如我采访的一位老师傅告诉我:“长钢是我家,我的生活还是靠长钢,我必须努力工作,长钢发展好了,我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朴实的话语中流露出的是感动,更是一种动力,让我在感动中不断成长,让我在感动中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