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喜讯| 年底收官,一大波荣誉来袭


2021-12-28

    

    12月10日至12日,为期3天的第二十五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在广东省佛山市举办。公司炼铁厂职工王晓东的《研制一种高炉用钢丝绳索具编织装置》,获得“全国发明展览会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银奖。

    12月14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了第四届钢铁行业技能知识网络竞赛取得优异成绩单位和个人的公告——公司荣获“团体优胜单位”荣誉称号,炼铁厂姚晋育、高文科、赵春旭三名职工荣获“钢铁行业学技能知识标兵”荣誉称号。

    12月16日,山西省总工会发布了2021年全省“五小”创新大赛优秀成果和先进集体名单——公司荣获“优胜单位”,孟义春团队创作的《优质建筑用钢低成本、高效化炼钢创新技术研究》荣获二等奖,宣中忠团队创作的《高炉水渣沟盖板快速锁紧装置》、王晓东团队创作的《高炉用钢丝绳索具编织装置》、王保国团队创作的《长钢九高炉砖壁一体化薄壁炉衬炉况稳定技术研究应用实践》、许满胜团队创作的《长钢九高炉减少风口破损技术研究应用实践》荣获三等奖。

    赛事介绍:第二十五届全国发明展览会和技能大赛由中国发明协会、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科协主办,以“发明创新、自立自强”为主题,特设高等院校发明创新成果、国家高新技术创新成果、全国职工发明创新成果等专题展区,吸引了全国各地800多家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参加。

    项目介绍:《研制一种高炉用钢丝绳索具编织装置》——钢丝绳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抗疲劳强度和抗冲击韧性,能够传递长距离的负载,承载安全系数大,使用安全可靠,在高炉炼铁系统作业中广泛运用。高炉生产用钢丝绳索具大部分由职工手工编织,费时费力。为降低职工劳动强度,王晓东团队决定研制台式编织装置解决钢丝绳编织问题。

    他们运用分割原则,设计底座为基本工作平台,通过传动机构、操作机构等分解原人工操作项目;改变开口器形状,解决钢丝绳不易穿插的问题;通过增加开口器限位,提高安全保障。

    实践应用后,制作钢丝绳索具单根用时从46分钟缩短到25分钟以下。

    赛事介绍:第四届钢铁行业技能知识网络竞赛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办,共设置21个职业,59个工种,各工种按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等级设项,共计222个赛项,参赛单位72家,赛前练习阶段参与人员达21万人次,正式比赛阶段参与选手近1.9万名。

    竞赛分为练习和竞赛两个阶段。

    练习时间——9月10日至9月30日。

    练习方式——所有参赛选手均可在进入电脑版网络竞赛系统后,进行在线练习;也可在手机上下载基础知识答题APP,并安装到手机后,使用手机端进行练习。

    竞赛时间——10月11日至10月30日。

    竞赛内容——基础知识(通用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 模拟仿真操作(高炉炼铁操作工、转炉炼钢工需要进行模拟仿真操作)。

    炼铁厂职工姚晋育、高文科、赵春旭高度重视这次竞赛。多次、反复、认真模拟练习竞赛试题。业余时间用手机练,下班后在家里用电脑练,必保每天至少练习5次。练习过程中,遇到不会的题和易错题,他们就会及时查阅相关资料,并将其理解、掌握、熟记于心,确保下次练习时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最终获得“钢铁行业学技能知识标兵”荣誉称号。

    本届竞赛,公司高度重视、积极组织,职工踊跃报名参与,共有135名职工参加,其中炼铁人员70名(包括高炉运转工、高炉上料工、高炉炼铁工、烧结成品工、粉矿烧结工),炼钢人员30名(包括炼钢工、炼钢浇铸工),金属轧制人员32名(包括轧制原料工、金属轧制工、金属材精整工),轨道交通运输服务人员2名(均是内燃机车司机),轨道交通运输机械设备操作人员1名(调车工)。

    赛事介绍:2021年山西省“五小”创新大赛由山西省总工会、共青团山西省委、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组织。2020年以来,全省各级工会、共青团和科协组织努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团结动员全省职工、高校师生、农业科技工作者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两年来,全省参加竞赛活动的企事业单位 3.76 万个,参赛职工和学生 725.56万人次,创造“五小”成果19.2万项,其中获得国家专利项目5013项。

    2021年山西省“五小”创新大赛中,公司一项成果荣获二等奖,四项成果荣获三等奖。

    项目介绍:

      《优质建筑用钢低成本、高效化炼钢创新技术研究》——基于炼钢目前设备条件及原辅料特点,通过优化供氧参数、应用热补偿工艺技术、控制渣料消耗、实施一罐到底降低铁水热量损失等措施,以及优化合金结构降低合金成本,调整废钢结构优化钢铁料成本等,达到优质建筑用钢低成本、高效化目的。

      《高炉水渣沟盖板快速锁紧装置》——改造渣沟盖板原有的螺栓锁紧方式,使其锁紧牢固可靠,且能快速锁紧和快速解除,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缩短了检修时间。

    《高炉用钢丝绳索具编织装置》——运用分割原则,设计底座为基本工作平台,通过传动机构、操作机构等分解原人工操作项目;改变开口器形状,增加开口器限位,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工时间及成本。

    《长钢九高炉砖壁一体化薄壁炉衬炉况稳定技术研究应用实践》——采用全覆盖砖壁一体化薄壁炉衬技术,主要靠强化冷却和合理煤气流分布在冷却壁表面形成稳定的渣皮,形成合理炉型。解决了因厚壁炉型内衬侵蚀,高炉内型发生变化,导致炉况波动、指标恶化等,为炉况稳顺奠定基础。

    《长钢九高炉减少风口破损技术研究应用实践》——通过加强原燃料管理、提高冷却水压力、加强喷枪管理、优化炉型和日常操作等,使风口破损数量大幅减少,降低了风口维修费用和更换费用,降低了高炉休风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为高炉稳顺运行提供了保障。